杨佐青简历(1911~1970)
原名杨殿坤;曾用名杨树田(国际情报工作时);杨君武(在中共满洲省委、磐石工作时),在党内绰号被习惯称为“山东杨”(在满洲省委工作时的绰号,杨靖宇被称为“河南杨”);“黑杨”(在北满特委工作时的绰号,文化战线领导人金伯杨被称为“白杨”),俄文名“瓦尔德尔”(在莫斯科培训时的名字)。解放后改名叫杨佐青。改叫杨佐青的名字是纪念两个已经牺牲的共产国际情报战线上的老战友,佐尔格(前苏联国家英雄,世界著名特工,1941年10月在日本被捕,1年后处以绞刑,葬于东京)和伯尔青(在莫斯科培训时的老师,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四局)情报局长,斯大林搞肃反时被错杀,有的书中翻译成别尔津)。
杨佐青生于一九一一年,祖籍是山东省文登县,是跟随父亲那一辈人闯关东到黑龙江省阿城县农村,杨佐青是父亲用扁担挑着来到东北的。
(1926~1929年)在哈尔滨东省特别行政区第一中学读高中(现哈一中学),是哈市学运领袖,曾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哈尔滨“一一.九”学生爱国运动,在此期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电影“夜幕下的哈尔滨”就是采用他领导学运时的题材)。后被学校反动当局开除学籍,从此走上职业革命者的道路。
(1929~1930年)担任共青团北满特委组织部长;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哈尔滨反帝大同盟协会会长。曾领导过哈尔滨工人群众、学生、进步士兵的反日斗争。此间由共青团转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1930~1931年)调到沈阳,担任共青团满洲省委秘书长,在此期间发展具有革命爱国热忱的进步青年加入共青团,协助引导几批哈一中和东北地区一些学校的爱国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还有一些爱国青年成长为我党革命斗争中的中坚力量。1931底跟随中共满洲省委机关迁回哈尔滨,曾短期代理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的职务。
(1931~1932年)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委员和中共北满特委军委书记职务,曾代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了省警备总队官兵倒戈抗日的武装哗变,后因起义官兵内部走漏消息,起义失败。但也使广大进步官兵受到教育,踊跃加入抗日义勇军的行列。
(1932~1933年)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和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职务(短期,后由张贯一代理);后赴吉林省磐石地区发展武装,成立南满磐石反日游击队(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抗日武装和根据地,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军的第一枪),担任政委。领导策动磐石伪军第五旅第一营营长宋国荣率部起义。后在战斗中负伤,被秘密送回哈尔滨养伤,由张贯一(此时改名杨靖宇,与杨佐青成为结拜兄弟)同志接任。后来南满磐石游击队发展壮大,成为威震敌胆的抗日劲旅——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1933~1935年)伤愈后,正赶上斯大林领导的共产国际组织,向我党要一批文化素质高,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的同志参加共产国际组织工作,满洲省委经慎重研究,认为杨佐青有实际斗争经验,俄语比较好,适合做国际组织工作。决定他的组织关系转往莫斯科共产国际,成为苏联共产党党员。担任共产国际哈尔滨情报组织负责人(组织纪律规定,不允许再与满洲省委发生横向联系)。
(1935~1936年)接到共产国际情报组织通知,赴莫斯科培训。具体科目有特工技巧、爆破技术、炸药制作、密码编制发报、驾驶汽车、射击训练、格斗训练、地图绘制独立野外生存等。伯尔青老师说:培训结束后,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具有超过一个整编师的战斗能力!
(1936~1937年)回国后,担任共产国际情报组织远东地区领导人,总部设在天津。领导了当时震惊世界的,炸毁日军大连甘井子军火库的行动(火烧一星期),推迟日军三个月向国内重深推进的计划,其影响与“平型关大捷”等同。
(1937~1942年)将共产国际情报组织总部迁到上海,继续领导远东地区及太平洋战场的情报工作。该组织在二战期间(10年)向莫斯科,并通过莫斯科向延安、东北抗联发出情报四千余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杰出贡献。
(1942~1945年)1942年9月,在上海被捕了,随后被押往南市监狱,后又转入上海提篮桥监狱,在敌人的酷刑面前视死如归,保守了组织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革命战士的英雄气节。杨佐青在监狱中是地下党3人领导小组成员,曾准备领导越狱,后因抗战胜利而没有实施。1945年“8.15”光复,因是著名抗日烈士杨靖宇的弟弟(结拜兄弟),被上海地下党解救出狱。
(1945~1946)出狱后,找到了凇沪支队的关系(曾担负共产国际组织资金、物资的运送任务),搞到几十万伪货币,去看了先出狱的刘鹤孔等几个狱友,给了他们十来万,以解燃眉之急。以后随凇沪支队北撤到苏北华东局,转赴东北局,杨佐青就向离群的孤雁,又回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怀抱(共产国际组织1943年5月解散)。他非常想念阔别已久的故乡,想念家里离散的亲人,他向东北局党组织提出回到家乡工作的愿望,经陈云、林枫同志批准,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的行列,投入了解放哈尔滨、解放全东北的战斗,继续继承杨靖宇烈士末完的革命事业。
(1946~1948)分别在哈尔滨和尚志县中共北满分局工作,担任中共北满分局外事科科长。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后,杨佐青调哈尔滨市公安局工作,历任督察长、公安干校副校长、外侨科长等职。
1949年9月,任哈尔滨市外事处长,兼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外侨科长
1951年任黑龙江外事处处长,兼哈尔滨市外事处处长,黑龙江外事办公室主任(中苏关系破裂后,因是所谓亲苏派被中央确定为控制使用干部)。
1960年任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市人民委员会机关党委书记等职。
1968年1月“文革动乱期间”因所谓“苏联特务”、“国民党特务嫌疑”被拘留审查,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1970年12月2日在哈尔滨逝世,终年59岁,1979年省市各界在哈尔滨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