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军爱国将领邓世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294
本馆由[ ghoskyno1 ]创建于2010年01月29日

3、北洋舰队舰首方向没有火力优势?

发布时间:2010-03-07 13:58:56      发布人: ghoskyno1

3、北洋舰队舰首方向没有火力优势?

作为对戚其章先生异议的再质疑,苏小东先生认为“北洋海军采用横队意在所谓充分发挥火力,完全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想法。其实道理很简单,北洋舰队最初参战的10艘军舰共有120305毫米口径炮42门,其中23门前主炮(包括首炮)和7门后主炮(包括尾炮)不论是单炮还是双联装炮,均可作左右旋转(‘定远’、‘镇远’两舰各有两座双联装前主炮,可分别向左右旋转射击)。采取横队以舰首对敌,全部23门前主炮均可射击,其中305毫米炮8门、250毫米炮2门、210毫米炮10门、150毫米炮3门;若取纵队以舷侧对敌,则有大部分前主炮(包括首炮)、一侧舷炮、全部后主炮(包括尾炮)共32门可以齐射,其中305毫米炮4门、250毫米炮4门、210毫米炮12门,150毫米炮10门,120毫米炮2门。两相比较,横队可以发挥的火力较纵队虽多出4305毫米炮,但少了2250毫米炮、2210毫米炮,7150毫米炮和2120毫米炮,孰优孰劣已不言自明。然而北洋舰队为了并不存在的火力优势而以横队迎敌,竟付出了丧失自由机动的沉重代价。”[95]

虽然明白火炮数量才是那个时代衡量火力强弱的标准,但因为对近代军舰技术的陌生,上述火炮数量统计实际也存在很大的错误。

其中最明显的错误源自150毫米口径火炮的统计,苏小东计算参战的北洋海军军舰舰首对敌时,只有3150毫米炮可用,而舷侧对敌时却有多达10门可用。其计算舰首方向的150毫米火炮时,显然只计算了直接的舰首炮。

“来远”

“靖远”

“广甲”

图十三、北洋海军“来远”、“靖远”、“广甲”舰照片中的耳台局部,可以十分直接地看到,安装在耳台内的舷炮,炮口都是可以转向舰首方向的。

事实上,北洋舰队各舰采用舰首对敌态势时,所能获得的150毫米火炮远非只有舰首炮那么简单。北洋舰队参战的“致远”、“经远”级,以及“广甲”号军舰上都有一项特殊的设计,即耳台。所谓耳台,是指在军舰船舷突出船体之外的平台,用来安装舷炮,这种设计可以大大增加舷炮的射界,“二台突出舷外,成半月形,使台位宽展,其式创于法人,今译称曰耳台。”[96](参见:图十三)正因为有这项设计,北洋海军上述各舰安装在左右舷侧耳台内的150毫米舷炮,在舰首对敌状态时都是可以转向舰首方向射击的。由此,舰首对敌时,舰首方向可以获得的150毫米火炮还应算入左右2舷耳台上的舷炮,共计150毫米火炮多达12门之多,超过舷侧对敌时的数量。[97]连带舰首对敌时可以多获得的4305毫米火炮的火力优势,“孰优孰劣已不言自明”。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