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军爱国将领邓世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294
本馆由[ ghoskyno1 ]创建于2010年01月29日

3、评价异同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0-03-07 13:58:00      发布人: ghoskyno1

3、评价异同的原因

比较国内外一些现代研究者对黄海海战北洋海军所采阵型的评价,很容易发现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即国外研究者的评论,都是将北洋海军所采的阵型放诸世界近代海军技术史的大视角下进行衡量,很清晰地指出其所采阵型的真意是为了实施类似利萨海战、当时还属于世界海军战术主流的乱战战法。之所以这一战术未能再出现利萨海战那般的辉煌,在于北洋舰队遭遇了完全不同的敌手,日本舰队无论在火力还是机动力方面都更优异,导致北洋舰队的乱战战术未能得到发挥。

而国内一些研究者的评论,明显属于根据黄海大东沟海战的胜负结局,从中刻意努力扒理失败原因的做法。论者对北洋海军所采的阵型所具的时代背景含混处理,根本不谈及这种阵型在当时世界海军技术中的地位、意义,和其实施的具体方法,也根本不知道机动/乱战战术,或者是对机动战术产生了错误理解。只是因为北洋海军失败了,所以认定这种阵型具有不足和错误,但其所列出的错误的原因,放诸19世纪乱战战术,和黄海大东沟实际的双方力量对比中进行研讨,实际大都无法称之为阵型本身的错误。(详见下节)

造成中外评论的质量出现如此悬殊情况的原因,无外乎是清末之后,因为长时期的社会动荡,中国海军学术和历史研究并没有获得一贯的继承发展。到了现代,对于19世纪的海军学术,更是缺乏了解,由此导致对一些原本按照近代海军知识很容易理解的事物产生理解偏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