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与其爱犬的小故事
邓世昌(1849~1894年),时为番禺县茭塘司龙导尾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出身农民之家,曾由欧洲人教学英文。同治六年(1867年)被船政局招为海军,学习造船与驾驶技术。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先后任运船管带、兵舰管带.炮舰管带,或随舰巡弋,或出航防御外侮,历尽惊涛骇浪,邓世昌都沉着冷静,指挥若定。他还经常教育官兵要不十白牺牲,忠义爱国;他平素治军有方,是近代海军中第一代杰出的将领。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日海军在黄海展开激战,担任“致远号”军舰管带(舰长)的邓世昌勇敢果断,指挥全舰官兵沉着奋战,发炮共百多发,击中不少日舰。但“致远号”也遭到了包围的敌舰之重炮攻击,在弹尽舰伤的情况下,邓世昌决定猛撞日军舰“吉野”,欲与之同归于尽。但不幸被“吉野”连发鱼雷击中,“致远号”下沉,全舰官兵同时落水。邓世昌铁心与战舰共存亡,当他坠海后,其平日养的名为太阳的爱犬也跟着跳入海里,咬住邓世昌的衣袖,不让主人下沉。邓挥手驱赶,爱犬仍不肯离去,又去咬住主人的头发。邓不愿自己的爱犬牺牲, 回身狠击它的脖子,逼之离开,而自己则壮烈殉国。
邓世昌被汹涌的海浪吞噬以后,他的爱犬还是依依不舍地游弋在浪尖上,并衔着主人遗物——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只顶戴花翎帽子,不肯离去。后来,这条狗被其他舰船的官兵捞救起,连同邓世昌的帽子, 归还其家属。
邓世昌牺牲后,清廷追赠太子少保,并加谥“壮节”。今广州天河区有邓世昌的衣冠冢,广州海珠区建有邓氏宗祠,祠堂里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