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朱特-以色列政府批评者
托尼·朱特-以色列政府批评者
托尼·朱特2009年在纽约大学演讲
托尼·朱特出生于英国伦敦东区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作为一名立陶宛犹太拉比的后代,少年朱特在暑假被父母送往以色列的基布兹,他也逐渐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拥护者,他曾在巴黎举行的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上发言并担任翻译,在这次集会上他被捕,1967年六日战争期间,朱特赶往以色列参加以色列国防军并在戈兰高地驻扎。军中经历反而使他与犹太复国主义渐行渐远。
在他的大部分学术生涯中,朱特都与以色列政府唱反调,并引起很大争议。1983年,他在《纽约书评》 的一篇文章中给以色列贴了个标签,“好战、狭隘、宗教狂热的民族国家”。他在2003年说,“中东和平进程已经完蛋了。它不是消亡了,它被杀死了。阿巴斯被巴勒斯坦总统的职位搞死了,被以色列总理羞辱。他的继任者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以色列还将继续嘲弄他们的美国赞助人,无视‘路线图’修建非法定居点。美国总统已经成为一个傀儡,可怜地朗读以色列内阁的文书,‘这都是阿拉法特的错。’以色列人则紧张地等待下一颗炸弹。”
2003年,好友爱德华·萨义德去世,《纽约客》认为,在萨义德之后,朱特就成了勇敢反对以色列国家政策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他个人的犹太人色彩更令这一异议显得格外醒目。他在一篇文章中鼓吹建立一个单一国家,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分享平等的公民权。2006年,他在一篇评论中批评以色列“对犹太人有害”。“在纽约大学外,我被看做是宣传左翼言论的疯子,在大学里,又被看做是个崇尚白人男性自由主义精英的老顽固。”“我喜欢这些看法,我和两者都沾边,这让我感到舒坦。”2010年,重病中的朱特曾写道,“现在大部分以色列人不再是近现代时期被赶往这里从事农耕的社会主义者,而是些年轻人,怀有偏见的城市犹太人,他们的大男子主义、狂妄自大和武力使他们和欧美同代人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