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帆:永远是一个青年
张千帆:永远是一个青年[学界师友追思任东来教授(之十五)]
时间:2013年5月5日 作者:张千帆(北京大学教授) 来源:法海帆影
各南京大学历史系与中美中心教授、改革共识倡议人之一任东来因患癌症,不幸于2号晚去世,差两天即享年52岁。东来教授长期研究美国宪政史,生前著述颇丰,曾与人合著《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对普及国内宪政知识产生了很大影响。
东来兄是我所见过的为数极少的纯粹读书人。他临终前希望,天堂是一个图书馆,到那里可以继续安心读书、写书。但东来又绝不只是纯粹的读书人。他热爱生活,热情豪放,直率坦荡,还非常关心社会公益。我征求他是否联名改革共识倡议书的意见之前曾犹豫过,不仅因为他那时已经生病,而且怕他作为“纯粹学者”心高气傲,不愿参与呼吁请命这类“俗事”,却没想到他很爽快答应了。后来他来北京治病,我去看过他两次,聊起他当年牵头改组自己所在的小区业主委员会,那段时间饭吃不香、觉睡不好,为业主自治做了大量贡献,才知道他并没有停留在美国宪政的“彼岸”,而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梦想的文明生活方式。
可怜南大历史系,刚走了高华,又走了任东来;一个研究中国史,一个研究美国史,都是业内的佼佼者。中国人喜欢说:“好人一生平安。”他们确实走完了平安而充实的一生,求仁得仁、问心无愧,但是他们走得太早。中国近几十年的规律是,那些什么正事都不干的混混们混得好得很,老也死不掉;真正的精英却遭遇各种压力、排挤、郁闷、辛劳,常常英年早逝。各位都是中国社会的精英,一定要好好保重,向刘绪怡老师、高放老师、郭道晖老师、郑振源老师、杜光老师、江平老师等前辈学习养生之道,不能再让混混们得逞,否则这个国家真成了混混的天下。
昨天是青年的节日,也是东来的生日。在这一天为他举办追悼会,意味深长。他到临终前,依然是一个青年。他的性格甚至他的生日就已注定了他永远是一个青年。他那张一贯带着笑容、自信、执着和略带天真的脸,将一个阳光青年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脑子里。
附录:
悼张教授好友
秋野
千帆夜送大悲音
惨雾东来殁北京
又是英年殉大道
曾修美史唤公民
书生已尽回天力
党棍毫无积德心
魂牵五四逢生日
魄绕三清近冥辰
得遇高华提旧事
还将遗恨报青春
人间自会燃香火
泉下亡灵共抽薪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1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