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细说时务学堂
关于时务学堂亲历者的回忆文章,目前存世并不多,似乎仅见1961年12月《湖南文史资料》第二辑中刊有唐才质的《湖南时务学堂略志》一文。今翻阅1922年9月3日长沙《大公报》,获得梁启超于9月1日下午5时在第一中学大讲堂原题为《湖南教育界之回顾与前瞻》的讲演记录稿,因梁启超在次日11时须赴湖北武昌中华大学讲演,这篇讲演稿只讲到了回顾一节,即行色匆匆离长而去。据当年报纸记载,“梁任公将25年前湖南时务学堂一节详细叙述,听之使人忘倦”。在此演讲前,梁启超在湖南省教育会的饯行宴上说:“我希望湖南急设大学……湖南如果成立大学,承蒙不弃,甚愿来此,担任教习。”现将这篇似乎不见录于《梁启超全集》的梁启超细说时务学堂一文,原文照录如下:
梁启超演讲,余盖、李厚孚记录
今日(即1922年9月1日),在此同贵省教育界诸君聚会一堂,我觉有很大的荣幸和感慨。
我不是湖南人,更不是湘省教育会中人,但我常觉梁启超的名字与湖南教育界有关系,在湖南同胞,或者也有同样的感想。所以,我很愿意把从前在湖南所办的教育事业与诸君谈谈。
时务学堂在全国占先进的地位
我来湖南办时务学堂,在25年以前,我才满24岁,当时中国教育状况,只有北京同文馆、广东的广东方言馆,是专造翻译人才的,要想学洋鬼话翻译的才去入学,否则是不入这种学堂的。我现在每每回想到此,觉得太奇,但那时却视为天经地义。而那时学生,除要学洋话外,还要求学问的,即是湖南的时务学堂。所以时务学堂不仅在湖南占先进的地位,即在全国也是占先进的地位。
以现在的教育原理和方法来看,那时的教育极幼稚,极可笑,而如时务学堂,只分中文、西文两部,中文部设经史等课,西文部设格算等课,所谓时务学堂以为是教时务的学术的学堂。校址即在现在小东街的泰豫旅馆,第一班学生40名,寄宿讲演都在其内,我是总教习,当时时务学堂的大概情形,就是如此。
不过,我觉得于湖南教育,而且于全国教育界有莫大影响的,在师弟同学间的精神,能够结合一气,一群人都有浓厚的兴味,联合各方面来做事。
当时湖南的抚台是陈右铭先生(即陈宝箴),他是曾文正(曾国藩)的门生,当代的大理学家,专讲宋学的古文,气象庄严而不顽固,对于时局,很热心图谋,造成一个新局面,我们,以一群青年在他的旗帜下大活动,是很高兴做事的,故朝气很大。他有一位公子陈伯严(陈三立)先生也很喜欢赞助我们,而学台系江建霞(江标)、徐仁铸,臬台系黄公度(黄遵宪),都是开明的,地方官如此,地方绅士则有熊秉三(凤凰人熊希龄)、谭复生(浏阳人谭嗣同)、皮鹿门(善化人皮锡瑞)、欧阳瓣姜诸先生。熊、谭皆系青年,而有猛进精神,皮和欧阳都是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