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沙飞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7396562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11月15日

聂荣臻为何要杀沙飞

发布时间:2011-11-15 17:06:3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提起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的先驱者沙飞,在抗日战争残酷年代的晋察冀根据地,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因为他,沙飞,在上海拍摄了鲁迅先生的殡仪活动之后的翌年,一听到卢沟桥“七·七”事变的罪恶枪声,便毅然决然地奔赴抗日最前线——平型关,并获得聂荣臻司令员特批,成为我晋察冀军区乃至整个八路军、新四军抗日革命队伍中的职业战地新闻摄影记者第一人!他,沙飞,是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形象地记录了我抗日军民攻占长城要隘白石口、黄土岭战斗、陈庄战斗、百团大战和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谱写了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日战争和华北地区解放战争的全景式“史诗”的第一人!他,沙飞。是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传神地记录和描绘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精神风貌,并与之成为知心朋友和亲密战友的第一人!他,沙飞,是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拍摄下历史著名组照:《将军与孤女》。四十年后震惊寰宇,成为中日友好佳话的第一人!他。沙飞,是创造了“最受欢迎”的“《抗敌画报》(后改名为《晋察冀画报》),既朴素,又美观。……曾使许多外国朋友深感惊讶”(引自《聂荣臻回忆录》第482页)这一奇迹的第一人!……他,沙飞,由于在中国革命新闻摄影史上创造了众多的第一,历史不会忘记他,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为此,本刊特推出“蔡子谔揭秘沙飞档案”这一系列篇目,以飨读者。
  历史、共和国乃至社会民众不会忘记的,不仅在于他,沙飞,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奇迹般的“生”:还在于他,沙飞那荒诞悲剧般的“死”——他。沙飞一枪击毙了为他治病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内科主任、日籍大夫津泽胜,而他自己却成为共和国成立不久,倒在华北军区军法处枪声下的革命千部(正师级)第一人!
  
  一、透过遗物看沙飞
  
  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先驱沙飞生于1912年5月5日,卒于1950年3月4日。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青年时期便喜爱摄影,拍摄了许多贴近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作品。1935年6月参加上海《黑白影社》。1936年秋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6年10月拍摄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并在刊物上发表,引起广泛的震动,由此而被迫退学。1936年12月和1937年6月,分別在广州和桂林举办个人影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前往太原,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并赴八路军115师采访刚刚结束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10月正式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辑科科长兼《抗敌报》社副主任、新闻摄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还拍摄了攻占长城要隘白石口、黄土岭战斗、陈庄战斗、百团大战和晋察冀军民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生活风貌和《将军与孤女》等等数以千计的革命新闻摄影作品。此外。他还创办了《晋察冀画报》。然而,作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的奠基入之一的沙飞。由于积劳成疾,于1949年12月15日,在精神失控的情况下,枪杀了为他治病的白求恩医院主任医师津泽胜,1950年1月10日华北军区政治部作出了《关于开除沙飞党籍的决定》。
  沙飞于1950年2月15日即被逮捕,关押在华北军政大学军法处看守所。与之同时,清查和收缴(必需生活用品复发还)了他的所有的物品。《清单》(此《沙飞遗留物品清单》是沙飞问题得到平反时,其长女王笑利由《沙飞案卷宗》看到。经北京军区军事法院张院长批准予以复印的)如下:
  
  沙飞遗留物品清单
  1、军鞋壹双,2、提盒壹个(两层),3、缸子壹个(交本人),4、照像机壹台。5、鸡子(蛋)捌个,6、扑粉两盒。7、红球廿一个,8、肥皂盒壹个(交本人),9、牙膏半瓶(交本人),10、小镜子壹个。11、照片贰张,12、洋大壹盒、洋戏针壹盒、(剃须)洋刀(片)壹个(带盒)、耳挖子壹个,13、牙刷两个(交本人),14、洗脸盆壹个,15、梨柒个,16、暖壶两个,17、棉被壹床(交本人),18、戏片拾伍张,19、毛巾肆条(交本人一条),20、袜子两双(交本人)。21、扇子壹个,22、文工大会手册壹本,23、军帽壹顶、围脖壹条,24、单子壹个(交本人),25、军装褂子肆个(交本人)。26、裤衩壹条(交本人),27、大小皮包各壹,28、书籍壹包,29、烟盒壹个、雪花膏半盒,30、枕头壹个(交本人),31、皮带壹条,32、金手六镏(即“金戒指”)壹块(个)、人民币叁万肆仟玖佰元整、撸子枪一支(编号:125194)、盒子枪一支(编号:805434)、子弹四发。
  李有志(手印)谢文彬(手印)赵宝金(手印)赵荣(章)
  2月15号
  看了上述清查和收缴沙飞所有物品的清单之后。首先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悲怆凄凉之感向心头袭来,眼前出现了方志敏在狱中以笔濡墨写下的“清贫”两个字。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的开拓者与奠基者,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地为革命战斗了十三年,最后留下了什么?上述清查和收缴物品的清单所载,便是沙飞的全部家当。要知道“人民币叁万肆仟玖佰元整”,实际是现在的“人民币参元肆角玖分钱”。惟此而已,岂有他哉!正是惟其如此:令我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下面,我们对几件特殊的物品(包括收缴的沙飞警卫员的枪支),作一番扼要的揭密性解说:
  其一、“雪花膏半盒”中的“雪花膏”,无疑是用来防止裸露在外的手脸皮肤皴裂的:至于“扑粉两盒”和“红球(玻璃球?)廿一个”,当是为这两年刚出生的老四(现名王毅强)、老五(现名王少军)买的。由此可见,在他神志清醒时,还是眷顾和爱怜着他的妻儿的。鲁迅的诗吟:“岂知林中啸风者,回眸时看小菸菟”移用于此,是妥贴不过的。
  其二、“戏片拾伍张”和“洋戏针壹盒”,当是指的留声机的“唱片”和“唱针”。但沙飞没有“留声机”,却保存着15张唱片和一盒唱针。这就是说,他有时可能借別人的“留声机”,放放自己保留的喜爱的“唱片”。这些“唱片”是什么呢?大抵是具有浓郁乡情的广东音乐或粤剧罢!这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了这位天才的摄影艺术家,对于姊妹艺术的青睐。
  其三、“书籍壹包”,这里所谓的“书籍”中,也许仅《晋察冀画报》,也许还有別的“书籍”。但我们认为,《晋察冀画报》在沙飞遗留物品中,肯定是他最珍贵的物品之一。就笔者看来。《晋察冀画报》可以说是沙飞生命的另外一种存在的形式。这些《晋察冀画报》应该是沙飞在孤独凄苦的最后日子里的最亲密的精神伴侣了!《晋察冀画报》共有多少本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