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葆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485
本馆由[ 天堂墓匠 ]创建于2009年12月30日

别忘了曹葆华

发布时间:2010-09-15 17:31:57      发布人: 天堂墓匠
曹葆华(1906—1978),四川乐山市中区人,现代著名诗人和翻译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新诗创作,曾主编北平晨报副刊《诗与批评》,出版过《寄诗魂》等五部诗集。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是最早介绍西欧现代文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七七”事变后,他于1939年毅然来到延安,担任鲁迅艺术院教员,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译处从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曾独立或与毛岸青、季羡林、周扬、于光远等著名专家合作,翻译马列经典著作达70余部。

 

2010年1月,由乐山师范学院陈晓春、陈俐教授主编的《诗人、翻译家曹葆华》一书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此书分为诗歌、史料·评论两卷。《诗歌卷》是目前所发现的曹葆华所著诗歌作品最完整的汇编本;《史料·评论卷》主要搜集汇编了20世纪30年代至现在关于曹葆华书信、生平事迹的介绍、作品评论等重要研究资料,同时首次编入关于他的诗歌创作及文艺理论、马列著作翻译的详细目录。该书的出版,为乐山现代文化名人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丰富扩展现代文学研究,作出了基础性的学术贡献。

 

曹葆华刚步入诗坛之时,曾被誉为清华园内的“唯一诗人”,受到闻一多、徐志摩、钱钟书等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歌引领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多次革新浪潮,其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和探索性,清晰地描绘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轨迹。他关于西方现代新诗理论的引进和介绍,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引导作用,长远地影响和启发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象征诗派、40年代的九叶诗派乃至80年代的朦胧诗派。然而,在成为一位著名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之后,曹葆华的诗名渐渐不为人知了。方敬先生在20多年前即看到,“长期以来,对葆华这位老诗人,人们似乎已淡忘了,尤其是很多年轻同志则更是陌生。”正是为了真实还原作为诗人的曹葆华在中国现代诗歌史、文学史上本应具有的重要地位,让这位游离在主流文学史叙述视野之外的诗人能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编者编辑了40万字、400多页的《诗人、翻译家曹葆华(诗歌卷)》。

 

《诗歌卷》汇编了曹葆华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版的4本诗集《寄诗魂》(1930年)、《落日颂》(1932年)、《灵焰》(1932年)、《无题草》(1937年),和40年代出版的诗集《生产之歌》(延安时期)。为了让读者比较清楚地把握曹葆华诗歌的传播过程及范围,编者尽量按最初发表在报刊杂志及诗集出版原貌编入。同时还梳理出“曹葆华诗歌创作年表”,对每一首诗歌原载出处及收入作者诗集的情况一一列出。更为难得的是,经过努力,编者还搜集到曹葆华在民国时期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的69首诗歌,按时间顺序集成“集外辑诗”。经过这些努力,《诗歌卷》成为目前所发现的曹葆华所著诗歌作品的最完整汇编本。从中我们可以追踪这位20世纪颇富才华而又有独特贡献的诗人、翻译家的身影,找寻他的文学生命足迹和文化传播轨迹。

 

诗人的诗歌作品的发现、辑集是必要的。但,读者如何阅读、评价诗人及其作品也同样值得关注。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存在于部分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之中,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也包括读者阅读时所增补和丰富的内容。由此,文学史的叙述也需要改变仅仅以描述作家作品为中心线索的狭隘思路,而应同时将其视为“读者的文学史”,读者“对作品接受的历史”。这样,作家、作品和读者、研究者之间连接了起来,甚至可以说,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也由此得到沟通,最后形成了丰富、立体、互通的文学图景。或许基于这样的考虑,在乐山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的支持下,编者专门编辑了《诗人、翻译家曹葆华(史料评论卷)》。

 

除了首次编入关于曹葆华的诗歌创作及文艺理论、马列著作翻译的详细译著目录之外,《史料评论卷》汇集了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关于曹葆华的书信、生平事迹介绍、作品评论等重要研究资料。其中,曾和曹葆华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亲友、同事的回忆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曹葆华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翻译活动以及人际交往关系,字里行间多彰显着他的个性气质,音容笑貌。因此,这些书信、回忆文章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同时,本书所收入的研究评论文章,体现出与曹葆华同时代和后来的学者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其诗歌的研究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史料评论卷》的编录,大致勾勒出了一部曹葆华诗歌的“接受史”。 《诗歌卷》和《史料评论卷》共同为我们还原了一张完整的围绕着曹葆华而展开的文学场景。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也不知道您是谁,不过我们应该是一个老祖宗的,我的爷爷是曹葆华(爷爷)的兄弟,很小就听爷爷和父亲说过,我父亲是忠字辈,我是良字辈,现居四川,如果看见可以联系我13398120666,毕竟同根同源,谢谢!!希望你能看见


    写信时间:2012/10/31 20: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