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关怀,川剧生辉
文革期间,杨淑英被诬陷为“反 革命修正主义苗子”,多次遭受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8年1月底,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副总理出访尼泊尔路过成都时,特地观看了当时尚未开禁的传统川剧《评雪辨踪》等剧目,没有看见杨淑英的演出,便关切地问:“杨淑英是生病了,还是被打 倒了?”得知杨确系生病时便叫女儿毛毛派车把杨淑英接来金牛坝,由他的保健医生王医生诊治后又送回家休息。杨淑英服药后美尼尔氏病好转,头昏减轻。她想小平同志关心的不只是她这个演员,而是关心整个川剧艺术,关心党的文艺事业。自己带病也要为他演出,便叫女儿扶她乘车到金牛坝,带病为小平同志演出了《归舟》。谢幕时,小平同志同她热情握手,关切地问:“现在身体如何?病好了没有?”杨淑英激动地说:“好多了,谢谢邓副总理的关心,我一定要多为你演戏!”从此,杨淑英深切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加刻苦地练功,锻炼身体,美尼尔氏病也好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杨淑英又随剧团赴京作汇报演出。小平同志点名看了杨淑英主演的川剧《点将责夫》后高兴地说:“杨淑英演穆桂英很有气魄,英姿飒爽,武打干净利落,嗓子宽厚明亮,吐字清楚,听得懂。”他的行家评价给了杨淑英巨大的鼓舞。以后每次进京演出,小平同志都要点名看她的戏,使她倍感光荣,对伟人满怀感激崇敬之情。1988年1月省市剧协举办了5位名家的展览演出,1989年12月由《成都晚报》主办的“川剧精品大汇演”,杨淑英先后主演了《三跑山》《夫妻桥》,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她用多演好戏的实际行动,来答谢小平同志的关怀,为川剧增辉添彩,成了与陈书舫、竟华、许倩云齐名的川剧四大名旦之一,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成都市政协常务理事,任成都市川剧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