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业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4386
本馆由[ 123456 ]创建于2009年12月23日

烈火金刚——安业民

发布时间:2010-02-09 15:02:28      发布人: 123456
你那张头戴水兵帽身穿海魂衫,曾在全国各大报刊广为刊登的遗照,我一直夹在小学生时代的日记本里。珍藏着。
   
    你的模样应了一句老话:辽河的水养人。我必须承认,从小就崇拜你同你的英俊有关。20岁的你不光勇敢,还名副其实是一位美少年。
   
    你永远都是像片上的俊小伙,而我在变,变大、变老、皱纹已经爬上了脸。小学生的我看你是“叔叔”。
   
    刚刚穿上军装的我看你是“哥哥”。
   
    40岁的我看你是“小弟弟”。
   
    但在我心目中,永远都叫你“安业民叔叔”。
   
    那天,你作为方向瞄准手,坐在海岸炮半圆形防护板后面,遵照口令,灵活准确地操纵着方向盘,一下又一下,踩着发火板,把一发发炮弹送给敌舰。
   
    炮身急剧地伸缩,大地猛烈地颤动,敌舰像被雷电击中,爆出一道道耀目的弧光,冒起冲天的烟柱。你和你周围的兄弟炮姊妹炮,在金门大门外筑起一道由弹片组成的铁篱笆,成为料罗湾最致命的威胁。
   
    敌人还炮,困兽往往有十倍的凶悍。
   
    你的炮右后方,是药包贮放处,恰巧被一块弹片打着,阵地上顿时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炮长发出了疏散令。但炮身还暴露在阵地外面,如不及时转回隐蔽位置,很可能会遭受敌弹损伤。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你能于十分之一秒甚至百分之一秒,便在保护大炮和保护自己之间做出了抉择。你把大炮看得比生命和青春更为重要,我猜想,是因为你把破碎的河山重归于一看得至高无尚。至于你自己将如何,你肯定顾不上思索。
   
    你是那个时代的战士,那个时代战士的思维定式像弹道一样笔直,奉献的热情如冲击波般强烈。
   
    你没有离开炮位,双手飞速地转动着方向盘。大火,像狂怒的江浪卷上了护板,扑上了炮身,将你包围,将你吞没。不用形容,我想象得出,那种放在火上煎烤的剧痛,我惊讶你竟岿然不动,忍受着,坚持着……只有炮身在徐徐旋转,向着安全隐蔽的位置旋转。
   
    你冲出炮位,已是火人。就地翻滚、扑打,火虽熄灭,周身已大部烧成重伤。眉毛、头发被烧焦,几乎化为灰烬的海魂衫同发黑流血的皮肉粘在一起。你标准男子汉的容貌肯定已被彻底毁坏,你好像并不在意,但你真的连自己年轻美好的生命也不在意么?
   
    那时候,你在意的只是战斗!敌人仍在发炮,烟尘蔽空弹片呼啸,你吼叫着跳起来,与战友一起将大火扑灭,抢先坐在了自己的炮位上。
   
    副炮长跑过来替换你,你不允,大声回答:我能行!伴着火炮发射的火光,可以看到你红肿的双眼闪闪发亮,一眨不眨紧盯住瞄准器指针。腰杆笔直地挺着,两只烧黑了的胳膊紧粘在方向盘上。双脚坚定地踩着发火板,血水顺着大腿往下流,将发火板染成红色。你的战友说:那时,你就像一尊经烈火再造的金刚,显现出超凡脱俗的虎虎生气,即使海天倾覆地陷山崩,你也不会挪动半分。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过去了,你整整坚持了40分钟。当敌炮彻底哑巴时,战友们才发现,你一头栽倒在自己的炮位上。战友们已经认不出你的面容,但认得出你的微笑,你笑得依然是那样的英俊、洒脱。
   
    你大概还不知道,三度烧伤面积高达60%而能坚持战斗40分钟,你创造了战争史上一项新的吉尼斯。
   
    医护人员为你超乎寻常的忍受力意志力而惊叹,想尽一切办法挽救你的生命。志愿输血者的队伍排了几里长,许多异型献血者不肯离去仍希望为你做点什么尽点力。一位老大爷等在医院门口无论如何要认你做他的第四个儿子,因为他的三个孪生儿子没有一个够得上标准的男子汉。一位姑娘来信说只要你乐意她愿意终生与你厮守相伴,未来的丈夫只要是好人被烧成啥模样都没关系。
   
    你的伤牵动了四面八方成千上万人的心,因为你的生命于最后时刻所迸发出的光焰,映照出平凡普通而至伟大崇高的轨迹。
   
    你平静安详地去了。但你响亮的名字伴随南来的季风,传遍了全中国。
   
    北京,一所叫做史家胡同小学的学校里,几个六年级学生以你的名字成立了一个小组。开始,他们学着地下工作者的样子,不声不响地擦教室玻璃,修课桌板凳,照顾孤寡老人,维护交通秩序。后来,“秘密”公开了,孩子们给你的战友寄去了饼干、糖果和慰问信,你的连队给“安业民小组”寄来了一块落在你生前炮位旁边的炮弹皮,它能使人浮想联翩想象出你英勇作战时的情景。孩子们视其为最珍贵的礼物,用玻璃框框着,挂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墙壁上。一茬又一茬九岁的孩子就是对着这块炮弹皮举起小手宣誓,他们沉浸在面对你的幸福荣光中戴上了红领巾。
   
    第一批大哥哥大姐姐毕业了,“安业民小组”像接力棒一个毕业班又一个毕业班往下传,终于传到了我所在的班。我们以你的名义跑到大华电影院义务扫影厅,到青海餐厅抢着洗碗碟。拉了钩发了誓的,做好事一定不让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知道,却又故意露出破绽,希望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知道,获得一半句赞扬的话,因此,干得虽累却很有干劲很开心。说也奇怪,你的名义竟有那样大的魅力,老师只要说一句:安业民叔叔希望我们怎样做?噪杂的课堂立刻就会变得鸦雀无声,连最调皮的孩子也会露出专心听讲的神色来。
   
    你升华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化身。
   
    一个时代的幼小心灵被你熏陶和净化。
   
    好难忘,那充满纯真和圣洁的时代。
   
    报纸上登载的,你的葬礼很隆重。
   
    大首长在你墓地四周种松树。战士们列队持枪向你行军礼。几千人向你鞠躬默哀。
   
    我一直认为这样的规格,你很够很够。
   
    初次到厦门,我的第一愿望不是去逛鼓浪屿、登云顶岩,而是去瞻仰你的长眠之所,静静地和你——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待上一小会儿。
   
    你的墓地在哪?
   
    我向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打听。他的年纪与我相仿,应该是知道的。他却露出诧异之色:安业民?不认识!我正待解释,他已转身而去。
   
    问一队红领巾。电视里,老师不是常领着他们到烈士墓地举行队会嘛?一位“二道杠”颇有礼貌地回答:对不起,叔叔,我们不晓得。
   
    问一个穿军装的小伙。他总不至于忘记自己的前辈和战友吧!年轻的上等兵向我敬礼:俺连长、指导员没跟俺说起过呀。
   
    我真有点忿忿不平了。其他地方可以忘记你的名字,但福建不能够,厦门不能够。
   
    后来,终于从警备区一位离休老首长那里打听到了,你的墓就在市中心的烈士陵园内。
   
    地处闹市而鲜为人知,是何道理?我颇纳闷。
   
    你的归宿地好气派!
   
    踏着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一个宽阔的平台。正中,是用花岗岩垒砌的你的墓冢。冢后石影壁上,朱老总手题“人民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十一个金色大字熠熠闪光。正中央,镶嵌你的烧瓷像。你身着戎装,永恒地微笑,头枕青山,脚踏大海,向着金门、向着台湾的方向。我猜想那两座岛屿一天不与祖国的土地联在一起,冥冥之中的你是不会合眼的。
   
    你的长眠地被清理得很干净。宝塔状的松柏刚刚修剪过,杂草被剔除,来回踱步,未见任何纸屑脏物。有一个精心编织的花环摆放在你的遗像前,绿叶红花虽早已凋谢,却使我的心终获平衡,稍稍释然。
   
    你说过:战士所以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对人民有用。
   
    你绝对应该相信:对人民有用的人,人民是一定不会忘记的。
   
    你的墓验证了这一点。
   
    我将一枝松枝摆放在你的墓前:“安息吧,安业民叔叔!”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以前就住在烈士陵园附近,每年清明都会去扫墓,但直到今天才真正了解了英雄的事迹,百感交集


    写信时间:2012/09/20 21:39:53
  • 每次去厦门,都去厦门革命烈士陵园,悼念解放厦门和保卫新中国的烈士们,为安业民和其他先烈们祈福。


    写信时间:2012/05/11 17:37:14
  • 没想到安业民烈士还能有人记得,作为他的亲人感到欣慰.谢谢你.


    写信时间:2012/04/16 17: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