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化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43486766
本馆由[ lin ]创建于2011年03月26日

我的父亲

发布时间:2016-06-19 23:13:36      发布人: lin
我的父亲-2016.6.19父亲节-女儿:小庆 这已是第六个年头我度过失去爸爸的父亲节了。从爸爸走后,每一年当这一天的到来之际我都只能眼巴巴地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的父女或父子团聚,问候,而我只能向天上的父亲道一声:爸爸:父亲节快乐!过着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内心的痛苦与伤悲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父亲的一生是贫穷,坎坷,艰苦,奋斗的一生。 父亲出生在湖北农村,幼年丧父,跟着哭瞎的母亲长大。幸好父亲的叔叔是教书匠,那时他总带着年幼的父亲去读书。父亲从此爱上了读书学习,从小立志认真刻苦学好文化,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农村去大城市干一番事业。从此无论是刮风下雨,翻山越岭都挡不住他每天去上学。草鞋不知穿坏了多少双,放牛时坐在牛背上还要背书学习,常常还饥寒交迫,但他却从不放弃学习。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使他在湖北地区中学会考时名列前茅,被保送到江苏医学院。可父亲不甘心,还想上更好的大学。努力复读一年,考上著名的浙江大学工程系。父亲当时没有经济来源,叔叔从家乡寄来的一点生活费根本不够,连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他只好半工半读。但当时学生打工挣不到几个钱,父亲就卖掉了自己随身物品,衣物,只剩下身上穿的一套旧衣。他还曾夜宿街头,衣物却被国民党士兵扒下来抢走。由于打工劳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功课落下很多,加上又负担不起基本学习用具,如计算尺等等,只好被迫退学。但父亲并不甘心,开始全天打工,挣钱重新考大学。就是凭着这股顽强的精神,一年后考上了南京中央大学森林系。在四年大学期间,父亲仍然利用业余时间教书打工补贴自己上学的费用。就这样四年后顺利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下一步面临着找工作。可与所学森工专业有关的工作大部分都在东北地区。当时还是解放前期,父亲那时连去东北的火车票钱都负担不起,还是同学相助,给他买了火车票一起去东北找工作。 在东北工作的几年里,父亲从不怕吃苦,一直以林场为家,和林场工人同吃同住,行走在东北大小兴安岭森林中实地考察,做实验,掌握了很多第一手资料,为以后开展木材防腐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十年代初,父亲被调到了林业部继续搞木材防腐研究,他热爱他的研究工作,刻苦钻研,废寝忘食,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的研究成果终于获得了林业部科学进步一等奖。他还被选派到苏联学习两年。回来后正是要继续大干事业,出成绩,回报祖国时,不久却赶上了文革,他被贴过大字报,诬陷成苏修特务。后又被打成臭老九下放到广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我那时还小,随父亲去了干校。眼看着他们这一批知识分子,国家栋梁在最出成绩的年龄荒废了大好时光。父亲一直感到痛心疾首。父亲养过猪,帮过厨,下地干农活,帮老乡挑水,什么活都干过。有一次还为了保护公家药品,摔伤了自己,很长时间卧床不起。父亲后来又孤身一人被发配到了江西干校继续改造。经历了多少年的种种磨难后,当父亲最后终于回到北京可以继续他心爱的研究工作时,人却已经开始上了年纪。但他从未放弃,抓紧有限的时间,不顾自己的身体,起早贪黑地工作,总想将失去的时间补回来。他经常到全国各地林场,储木场出差,收集资料,做实验,在当地讲课,培养当地林业人才。在工作上他有着一种拼命的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金钱,名利而工作。他的成果又多次获得林业部科学进步奖。他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为祖国的防腐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以至于人到晚年病魔缠身,病痛给他带来了很多痛苦。这也正是祖国开始飞速发展,好日子刚刚开始之时。父亲总把现在和他过去的生活相比,感到很满足。他从不奢望很多,始终艰苦朴素,也从不羡慕,攀比别人的富贵。他没能等到越来越好的日子安享晚年就匆匆随病而去。他这一生没有享受,只有奋斗与奉献。我一直在为父亲叫屈。 父亲去了,他真是舍不得离开他的事业,舍不得离开我们。我又何尝不想尽全力留住父亲,让他老人家安享晚年。可老天是那么的无情,让我们天各一方,我只能在地上向天上的父亲大声说:爸爸:祝您父亲节永远快乐,好人一生平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