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援藏干部撰文 缅怀因公牺牲的张宇同志3
来源:西部网 编辑:李媛 时间: 2012-12-31 11:43:04
纪念张宇书记
李卫宁
(作者系陕西省农业厅援藏干部、阿里农牧局副局长)
(2012年8月23日夜)
一
8月22日,就是我从阿里回到西安的第二天,还在醉氧,人还没睡醒。11点05分,红年打电话说,卫宁,告诉你个不好的消息,在他沉默的几秒钟中,我想无非是十八大前划个日期通知我们回去维稳吧!这种急事这两年中都经历过,算不上意外,即使衔接工作还没开展,叫回咱也回吧!阿里就这么特殊嘛!可他的下一句就把我噎住了,“嘎尔县的张宇书记不在了!!!……”
红年的哽咽,让我的心一下被缩起,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忽然的噩耗,只在喃喃地说,什么情况?怎么可能?不会是因为过度劳累吧!
自然,红年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过程他一定也是不清楚的,不久便在群里证实了这个消息的流传,等我静下来再给红年打电话时,他是在会议中,说话不方便,但传来了田建文“原发性高血压”的声音,毋庸置疑这是专员在向大家做确切情况的通报,我无话可说,两眼发直。
二十多个小时以来,张宇的音容始终萦绕在我的周围,锥心的痛使我难于呼吸。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二
在四十位援助阿里的陕西干部中,张宇是最温良持重的一位。2010年刚进藏在拉萨交接时,他和黑树林两位县委书记受命向第六批援藏干部介绍西藏情况,因为当时对西藏对阿里的地名人名历史都不太熟悉,具体内容已经不大记得了,尚留至今的印象只有他思维和逻辑的慎密,不是政治领袖用政治语言求解政治问题的通常方式,更象百家讲坛上教授的一节课,感到组织选人还是有水平的。这便是我们最初的接触。
三
今年六月,杜文娟的长篇纪实文学《阿里 阿里》出版,书是胡晗从西安捎到阿里的,因为这本书里写到了张宇和他的工作,杜文娟托我替她向张书记送一本去。6月9日晚饭后电话约的,我和胡晗到了嘎尔县武装部,他浏览了相关章节后,我们就聊到了杜文娟的吃苦和职业精神!因为他还没吃晚饭,于是就请我们到武装部的食堂吃饭,推辞不过,我俩就又吃了一遍晚饭,这当中,我们看到了嘎尔电视台的节目,也是嘎尔县电视台刚刚开播个把月左右的那个阶段。因为我过去办过网站,做过一些宣传工作,知道从事新闻工作的压力来自于时效和导向,对于没有文字天赋的人,比体力活还费劲。于是便聊起了他办电视台的过程:前后酝酿决策准备共一个多月时间,藏语主持人是他从佐佐乡调过来的,设备是用阿里电视台的另一个频率,节目安排的次序不清楚的就仔细观察CCTV1的新闻程序……。这中间,我简单的合计过,结论便是办台的灵魂人物一定工作量大得惊人,更何况宣传是抠字眼的工作,不得有半点差错!
四
2012年4月嘎尔县召开了“打造藏西最干净城市推进会”,我在听众席上听完了这次会议的所有议程,在这次会上,我了解到的这是他施政方略中“建设藏西中心城市、建设阿里经济强县、建设边境模范县”中中心城市建设的第一阶段目标,那次会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嘎尔县通过行署文件明确了各单位临街大喇叭口的责任硬化,通过增加公厕消灭随地大小便的状况,通过临街垃圾桶内移各单位和定时清理来改善临街卫生状况等等。这些事随后成了我在狮泉河留意的重点,毫不讳言,是一个月比一个月的卫生情况要好,人的粪便和野狗也少得多了。这一天,他亲手给由他设立的城市环卫队的先进工作者颁了奖,是他的这个环卫队把狮泉河的城市文明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
五
我在阿里的电视机,收看阿里电视台是雪花加电闪,看不清人影,但自嘎尔电视台开播后,嘎尔台的节目却异常清楚,所以看到张宇的镜头就不少,常常见他戴着小沿帽早上在边防哨所,中午在寺庙乡镇,下午又在陪着另一拔工作组在草地圈舍了,这是他一天的行程。援友都清楚,在阿里下乡,是没有条件吃到现做的饭菜的,风干牛羊肉加碗78度水煮的方便面,肉硬嚼不动,面硬得也嚼不动,胃口就更谈不上对得上了,几天下来人就瘦下一圈。我不是个五大三粗能吃肉喝酒消化很好的人,说老实话每次都怵这样的生活,因为每出一次差,人就大小要生一次病,的确不是我想偷懒。特别让我受不了的是下乡出差时,越野车里热外冷,进出上下再小心,出差的第三天必是胃肠性感冒,所以我的人丹不离身,霍香正气水不离口袋。说这些,是想说,张书记他跟我一样,工作环境是一样的,但他比我要辛苦若干倍,所以我说张宇累,是我比照自己来说的,他不但要奔波还要运筹,身累心更累。
我一向不愿把阿里之种种归结于高原的气侯,但阿里的苛氧仍然是种种因素中,逼离生命的最后那根稻草。
张宇是真的勇士,他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嘎尔县的工作顽强地结合起来,使狮泉河一天比一天美丽,使嘎尔县一天一天都在变化中,而付出的便是一天天自己生命的消耗直至牺牲在岗位上。
直面雄浑惨淡的阿里高原,不是每一张白纸都可以成为画卷,不是每一个人生都可以辉煌灿烂,而他的人生无疑是壮烈而炫彩的,让我泣血顿足的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讲实际有真情的人,苍天不佑竟走的是如此之匆忙意外,我等情何以堪?况是始终面带微笑,沉稳庄重的张宇?
……
我说不出话,谨以此文来纪念比我小两岁的张宇书记,他1968年生人,英年44岁。
(作者系陕西省农业厅援藏干部、阿里农牧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