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东南
转战东南
第三次“围剿”又以红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1931年10月,寻淮洲率领的红35师被编为红四军第13师,寻淮洲仍任师长,张际春任政
治委员。同年11月,寻淮洲到瑞金出席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1932年3月,红13师又被
编为红一军团15军45师,寻淮洲任师长,张际春任政治委员。
为了利用两次“围剿”的空隙,打到闽南外线去,开辟新的根据地,扩大政治影响,毛泽东提
议: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东路军,决定攻取龙岩,直下漳州。淮洲率领的红45师奉命担任东
路军前卫。
32年的
为先头部队,红四军跟进,乘其不备,向龙岩守敌发起进攻。淮洲率领45师首先消灭了小池守敌
后,向龙门攻击前进,走至龙岩外围要点考塘,遇敌一个团及一个补充营凭借既设阵地和炮楼贞
隅顽抗,行动受阻,红四军即以一个师沿马路实施突击,另以一个团的兵力从右翼冲锋,并以迫
击炮压制敌火力,将考塘守敌全部阡灭,占领龙岩,从而打开了东征漳州的大门。
保障东路军主力侧后安全;以红一军团12军活动于武平、上杭地区牵制粤军,配合主力作战;
以红一军团4军、15军和红五军团三军继续东进闽南,攻打漳州。
15日,攻漳部队抵达漳州西北约20多公路的马山,迫近敌重兵防守的天宝大山。
天宝大山,为闽南西部的主要山脉之一,有险峰峻岭,是漳州城西北的天然屏障。为阻止
红军前进,张贞在这一带部署了49师主力两个旅与地方靖卫团、保安队等共八九千人,企图与红
军决一死战。
19日拂晓,攻打天宝大山的战斗打响。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红四军向十二岭、风霜岭
发起猛烈攻击,歼敌一个旅;淮洲所在的红15军配合红四军歼灭和击溃沿途各据点的敌人。接
着,寻淮洲率领45师从板溪和盘恒岭之间打开一个缺口,切断了天宝镇敌人逃向漳州的退路,
各部队立即从四面八方向天宝镇发起猛攻,不到一小时的激战,就将天宝镇守敌全部歼灭。上
午,红15军对靖城镇守敌发起攻击,敌一触即溃,张贞见败局已定,将城内弹药库焚毁,率残部
弃城而逃。
漳州,是福建的第二大城市和著名的鱼米之乡,东路军打下漳州,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
开辟了闽南革命根据地。
漳州战役后,寻淮洲和张际春率领的红45师随东路军由漳州回师赣南,然后再西向南雄。
于7月初抵达广东鸟径地区。参加了著名的水口恶战和乐安战斗。
8月初,部队进行整编,红15军45师被编为红一军团31师,淮洲任师长,张际春任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