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鼻子
牵牛鼻子
蒋介石的二次“围剿”以失败而告终。5月初,蒋介石亲自坐镇南昌,调集30万兵力,其中
绝大多数是他的嫡系部队,他的夫人宋美龄也亲临前线压阵,其心腹陈诚等人不甘认输,企图
在主子面前大显身手,投入到“围剿”军的行列之中。
面对蒋介石又一次发动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在强敌面前,“总前委”确定了“避其主力,
打其虚弱,乘胜追阡” 的战略方针。决定主力绕道千里,回师兴国,待机歼敌。
可到兴国后,敌人已重兵压境。敌第二路进击军总指挥陈诚率领的第11、14两个主力师已
先于红军到达,这时,红军面临赣江东、南、北三面受敌,形势十分危急。在此危急关头,朱
德、毛泽东决定改取中间突破,向东面突破。朱德、毛泽东为了隐蔽作战意图,造成敌人错觉,
下令寻淮洲所部红12军35师与红35军向西行动,诱惑敌人继续向万安、良口方向前进。总司令、
毛总政委当面再三叮嘱:此次行动事关全军安危,一定要千方百计诱惑敌人,确保主力行动。
当晚,红军主力巧妙地穿过了两路敌军之间20公路的空隙地带,转到了莲塘地区,而寻淮洲
率领的红35师连夜行动,朝着相反的万安方向急速开进。红35军也急速挺进良口。
次日,敌人派出的飞机侦察,发现高兴圩地区已无红军踪迹,而万安、良口方向却旌旗招
展,尘土飞扬。陈诚欣喜若狂,督促敌第11、14两师气势汹汹地向万安杀奔而来。
“同志们,敌人上钩啦,当年孙膑退兵减灶,马陵设伏败庞涓。今天,我们也要让陈诚尝尝
我们红军的厉害。”寻淮洲对战士们大声说道。
在当地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 寻淮洲率领红35师在通往万安的要道上, 毁
路断桥、造灶生火、甩东西、书写各军路标, 闹得沸沸扬扬, 好似红军主力真是由此西撤。 第
一天淮洲所部足足挖、烧了可供3万人吃饭的灶, 主要的道路全挖得沆沆洼洼, 桥梁全部破坏。
第二天, 又挖、烧了可供2万人吃饭的灶, 主要道路仅加以简单的破坏, 桥梁照旧全部毁坏,
留下一个营的兵力袭击和引诱敌人。第三天, 道路基本不予破坏, 仅毁坏桥梁, 灶也骤减到不够
烧1万人的饭, 除甩掉一些背包、破水壶、坏刺刀之外, 还甩了一些破旧子弹袋、干粮袋、大刀、
梭镖和破枪, 甚至还在一个山谷里做了不少饭菜. 但, 在山谷的两边山崖上和山口上这次却留下
一个团的兵力。
“丢了这么多东西还嫌不够, 又煮这么多白米饭, 自己还没吃上两口, 又要咱们走, 这不是慰劳
那些王八羔子嘛?”
“别瞎吵吵, 你们没听师长说嘛, 这叫诱敌深入, 不丢些东西, 煮些米饭, 那些白狗子能诱得来
吗? ” 一位排长胸有成竹地在开导他的战友。
此时, 陈诚指挥笫11和14师已追了半天, 首先是道路被毁, 桥梁全无, 被迫停下来修路架桥.
可是, 队伍刚停下, 又遭红军猛烈火力的打击, 由于道路被毁坏严重, 一时无法修复, 车辆、火炮
无法通过。陈诚便下令丢掉车辆、火炮全速追击。第二天, 他见道路破坏已少, 红军的灶也减了
许多, 且丢下不少的东西, 他断定红军已军心动摇, 于是更加得意洋洋, 下令部队全力追击。可刚
走到一个山口, 又迎面遇到红军猛烈火力的封锁。费了好大的功夫, 死伤一批弟兄才冲出山口。
第三天, 他见到的情形::道路破坏甚微, 灶也骤减, 军用物资遍地都是, 一片狼藉, 甚至灶里还冒
着烟, 锅里有刚做好的饭菜, 有的吃了一半, 有的还未动过。陈诚见状大喜, 而他的部下由于连日
来深入苏区, 后勤供不上, 他们三天有两天吃不饱肚子, 此刻见到大量现成的饭菜, 如同一群饿狗
见到了美食, 一个个你争我抢。
陈诚见队伍大乱,知道万大事不好。正在这时,突然山谷两边的山崖上和山口处枪声大作,
淮洲埋伏的一个团的兵力向惊魂未定的敌人倾泻着愤怒的子弹、手榴弹,同时,旧煤油桶里燃
放的鞭炮把整个山谷搅得惊天动地,敌人顿时死伤狼藉,仓惶向后逃窜。
逃出山谷后,见红军没有追赶方才停住脚步。再重新纠集兵力,以猛烈火力从正面与两翼山粱
向上攻击,耗费大量的弹药,待攻占山谷口和山崖时,除发现破煤油箱里的鞭炮在“噼噼啪啪”炸
响之外,连一个红军的影子也没见着。气得陈诚七孔生烟。
在寻淮洲的率领下,红35师时而集中,时而分散,时而追击,时而伏击,四处袭犹、诱惑
敌人,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致使陈诚所部欲进不得,欲罢不能。
由于红35师和红35军给敌以沉重打击,有力地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给红军主力以歼
敌的良好时机。仅在75天之中,红军主力打了5个大胜仗,溃敌7个师、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3万余人,又一次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