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领域,安思远非常善于独辟蹊径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家具只是生活用具,精雕细刻可以,但是不会被士大夫们单独拿出来品评鉴赏,因而在收藏领域是不被重视的,和陶瓷、书画相比,可谓境遇两重天。而在西方,家具则是工艺品中最被尊崇的一个门类。安思远敏锐的意识到,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一个空白点,于是他开始精心研究明清硬木家具,并择机购入。当然,他的这种与西方主流收藏不符的举动受到了同行的嘲笑。1971年,厚积已旧的安思远出版了他的著作《中国家具——明代与清早期的硬木实例(Chinese Furniture:HardwoodExamples of the Ming and Early Ch'ing Dynasty)》,尽管在他之前曾有西方学者出版过关于中国家具的专著,但是,安思远的这本著作才真正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大大推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认识,甚至直接引发了一股收藏热潮。安思远乘热打铁,又相继出版了《夏威夷收藏的中国硬木家具(Chinese Hardwood Furniture in Hawaiian Collection)》(1982)、《风格的实质:晚明与清早期中国家具(Essenceof Style: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1998)(图13)、《洪氏收藏中国家具(Chinese Furniture: The Hung Collection)》(2005)。而在中国大陆,“第一玩家”王世襄先生则与之遥相呼应,自八十年代开始,相继出版了《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锦灰堆》等著作,两个人,一中一西,一内一外,将明清家具的鉴赏与收藏推向了高峰,以至于带动了中国仿制古旧家具产业的兴盛,相应的,中国贵重木材的需求和进口大增,这又直接导致了越南、缅甸、印度等国木材出口法规的修订。你看,有时候,创造历史就是那么简单。
而安思远,因为其在明式家具领域的建树而被人们称为“明朝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