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来新夏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13536148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4年03月31日

释读“徐山罗、峡山何”

发布时间:2014-11-16 21:01:02      发布人: 羊石山房
 

释读“徐山罗、峡山何”

 

南宋嘉泰《会稽志》载:“今镜湖之西如花径、容山诸处,弥望连岗接岭皆桃李,略无杂木。方春时,花盛发,如锦秀裹山谷,照水如云霞,恍然异境……”[①],文字所涉之处,乃绍兴城偏门外、往西南十数里今福全镇地域也。福全不仅风光秀丽,且人文底蕴极为深厚,以民谚“徐山罗、峡山何”,即可窥见一斑。

徐山村古韵悠悠,望族济济,罗氏尤称盛。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氏族志有“徐山罗氏”条目:明弘治间,罗贤由云门广积桥迁居徐山。村河由东向西弯至西南,民居沿河而筑。河南岸有七开间五进“太史第台门”;北岸罗家台门,亦七间五进。其族在清乾隆四十三年、光绪十四年曾两次修谱。谱虽毁于文革,然村中仍能依稀觅得古迹。如虹明庵西河岸砌石为许多旧时的台门旗杆石,刻有“翰林”、“嘉庆己卯年恩科”、“道光庚子年恩科”以及“道光乙巳年恩科”等款。清制,科举中式者每名可得赏银二十两,以作制匾、立旗杆之用。将此旗杆石略作考证,便知罗氏家族人才辈出;而缀以“恩”的旗杆石,更反映了清代不同于明代的科举制度。是一处极佳的科举教材。

清初一仍明代科举定制,即“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②]。康熙五十一年四月廿三日,礼部奏请:“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万寿,普天胥庆,率土同欢,恭请特开万寿乡会科,以彰千载一时之盛。”皇帝旨曰“造就人才,实为美事,着如所议行”。于是,本不属于法定考试的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年),二月举行乡试,八月会试。[③]故于三年一次规定的考试(正科)之外,遇新君登极或皇帝、太后大寿而加行的考试称“恩科”。

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初八,以“来岁为朕六旬正诞,著于本年八月举行恩科乡试,明年三月举行恩科会试”[]。嘉庆二十四年是己卯年,检索《清朝进士题名录》[],乃是二甲第三十九名“罗耆勋、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可见,罗耆勋是“嘉庆己卯年恩科”旗杆石的主人。罗耆勋曾任河南延津县知县。

道光十八年八月初十,道光帝忆及道光十一年是五旬万寿庆辰,曾有特开乡会试恩科,瞬届二十一年是六旬万寿。按制度,道光二十年是庚子年,应举行乡试;道光二十一年是辛丑年,应该举行会试。于是将这两个正科提前到道光十九年八月、二十年三月举行;在道光二十年秋举行恩科乡试,二十一年春举行恩科会试[]无疑,“道光庚子年恩科”言明是举人的旗杆石。查民国《绍兴县志资料》选举表,道光二十年庚子科有罗嘉猷、罗嘉葆[⑦],均寄籍大兴县、顺天中式举人。遗憾的是没有家谱佐证两人是兄弟?是从兄?抑或再从兄弟?不得而知。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初一,“以来岁皇太后七旬万寿”,“著于本年八月举行甲辰恩科乡试,明年三月举行乙巳恩科会试”[] 。《清朝进士题名录》显示,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中式者217人中姓“罗”的,只有二甲第三十九名进士“罗嘉福、顺天府大兴县人”;以及三甲第二名进士“罗宝森、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民国《绍兴县志资料》选举表记载了“罗嘉福,原名嘉谟,山阴人,寄籍大兴,汾州府知府”。很显然,镌刻有“道光乙巳年恩科”字样的旗杆石主人应是罗嘉福。

罗嘉福为道光二十四年顺天中式举人,翌年登士第,旋即朝考一等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学习期满散馆授编修。可见,石刻“翰林”指罗嘉福,《清代翰林名录》有载[]。罗嘉福于咸丰五年任陕西乡试副考官,同治十年以侍读出任山西汾州知府,终官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福全镇志》称“太史第台门”便是嘉福旧邸。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古建筑学、园林学专家陈从周在其著《书带集》写有“霜叶如醉,翠竹满山,清流急湍,随步前行,到村上,三步一桥,五步一湾,数声柔橹,宛同轻奏,不愧是一座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结合的村居”[⑩]。陈先生笔下这个诗情画意的村居,即偏门外峡山村。

《绍兴县志资料·氏族志》“峡山何氏”条目载:何氏先世居安徽庐江县,宋室南渡后徙于越州(今绍兴)。在元末时,有何茂昌者,官提举,入赘峡山郭氏,为峡山何氏始祖。五传而其族渐盛,清初邵廷采《思复堂文集·何侍御传》即云:“何氏世有文武才。明正、嘉间,六世祖石湖公父子两世为尚书,曾祖泰宁公任江西大参……皆著声迹。”[11]乾隆间修《山阴峡山何氏家谱》,凡二十二卷,日本东洋文库、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有藏[12]

峡山村西南、东北有两山相夹,村由是得名。当地民谚云:“山包屋,出大佬。”峡山何姓,自明以来,辈出名人,成为越中望族。明万历十五年刊本《绍兴府志》始立何诏、何鳌传,之后共计二十二人在府、县志立有传;何诏、何继高、何腾蛟、何弘仁、何煟、何裕城,载见民国臧励龢编著之《中国人名大辞典》以及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何师俭、何煟、何裕城,《清史稿》有传。区区一村落,获此殊荣,令人刮目相看。

“山包屋,出大佬”,其出典绝非空穴来风。明代王世贞《弇山堂别集》[13]卷二《皇明盛事述二》“父子尚书”条载,有明一代父子俱仕至尚书者,凡二十二家、四十七人,“南京工部尚书何公诏,刑部尚书鳌”居其一家。

何诏,字廷纶,号石湖。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累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寻召为工部左侍郎,升南京刑部尚书,改南京工部尚书。《明实录》誉其“谆谨自持,耿介有守”[14]。《雍正浙江通志》载曰“平生直谅耿介,务大体,不求赫赫声”[15]。何鳌,字巨卿,号沅溪。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谏武宗南巡被杖,謇然有直声。嘉靖中历四川、河南、江西布政按察使,所至咸有能声,官至刑部尚书,致仕卒。有《沅溪诗集》。《明实录》赞曰“清正直谅,有古大臣风,士论重之”[16]。何诏、何鳌父子尚书,卒后朝廷均“赠太子少保”。《大明会典》记载“六部尚书”、“太子少保”并为二品官;而抄本《山阴何氏私乘》谓父子皆授“荣禄大夫”,此乃从一品官。封爵高贵,无负民谚。

若说父子尚书“高不可攀”,则笔者循序渐近峡山何氏,当从何继高始。齐贤羊山石佛寺石窟壁,镌刻有明万历三十二年《羊石山石佛庵碑记》,碑文记述了该年季春,国子监祭酒陶望龄携乡宦郑一麟、吴显忠、俞应简、陈鹡、徐应箕、王泮、何继高等绍兴籍名人雅士及三十余位国子监生等,在羊山仿兰亭遗风,举樽赋诗。进一步了解何继高,原来是与海瑞齐名的大清官。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绍兴府志》卷四十七《人物志十·乡贤四》载:“何继高,字泰宁,万历癸未进士,为南刑部郎,善决疑狱,每多平反,南都民谣曰‘执法无阿海与何’,海谓都御史瑞也。”[17]何继高能与清官海瑞齐名,并被编为民谣而盛传于南京城。俗谓“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诚哉斯言。

何继高历任河南卫辉、归德、江西临江、福建福州知府,迁长芦盐运使,后为江西布政司参政,政绩灿然。为人博学强识,所著《轩岐新意》、《瀛东杂著》,《千顷堂书目》著录[18]。与冯学易、闵远庆同撰《长芦盐法志》十三卷,载入《四库全书总目》[19]

峡山何氏为官清正,代有传人,何师俭便是其中一位。何师俭在清康熙六十年选授兵部员外郎,奉职勤恳,清弊卓著。雍正元年迁广西右江道佥事。后擢按察使。办案认真,执法公正,不避权贵,多次平反冤错案。因风霜侵刺,郁怒伤目,双目失明,乞休归里。《清史稿》有传。

“鉴湖越台名士乡。”展示名士风采的绍兴名贤馆唯一一位“何”姓人物何煟,是峡山人。何煟,字谦之。雍正年间以捐纳授州同。后任河南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为官期间重修浙江尖山海塘,疏浚荆山桥河工,治理淮河、扬子江、黄河,又勘测永定河,提出治理方法。深得乾隆厚爱,赐诗褒以“爱民知政”。乾隆二十九年加总督衔,继又进兵部尚书衔。卒赠太子太保,谥恭惠。何煟次子何裕城,字福天。贡生。以捐纳入仕。乾隆四十二年授山东督粮道。历官河南河北道、江南河库道,河南、陕西、江西巡抚。任职期间曾主持治理黄河,奏请加固运河堤岸。五十五年,调安徽巡抚;受命赴京祝帝八旬万寿,行至合肥而卒。何裕城据其父毕生治河经验,撰成《全河指要》一书。何煟、何裕城事迹,详具《清史稿》卷三二五、列传一一二。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峡山何氏于此“三不朽”可谓各领风骚。略读柯愈春先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20],掇拾得以下文字:

何国仁,字道安,晚自号匏园。明崇祯末由顺天诸生聘修玉牒,入清归月,假馆江淮间,放情诗酒,殁后诸孙编其诗文为《道安先生集》十二卷。今存《道安集》十卷,康熙间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何鼎,字晴山。由湖广靖州籍中康熙五年举人,授河南长葛知县,升主事,历嘉兴知府。所撰《香草集》二卷,诗词各一卷,乾隆十四年寿山堂刻,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何嘉珝,字玉羽,号笥山,晚号洁堂,岁贡生。生平往来燕赵齐鲁秦晋闽粤间,遍历名山大川,得佳句辄为人传诵。所著诗数十集,合为《玉笥山集》。今存《玉笥山诗钞》八卷,乾隆三十四年大观堂刻,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何晫,字念修,号雨山。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官河南通判。《两浙輶轩录》卷二十四载,所著有《雨山书屋诗钞》、《焚馀编诗钞》。国家图书馆藏《雨山诗钞》二卷,附《淮南学些歌》一卷,道光二十八年山阴何氏重刻本。

何澂,字竟山,号心伯。贡生。官福建郡丞。长于金石之学,有《思古斋双钩汉碑篆额》传世。工篆刻,善画花卉,与秀水蒲华为书画友。撰《台湾杂咏》一卷,光绪七年刻,南京图书馆藏。《何竟山日记》四卷,浙江图书馆藏[21]

笔者不才,钩稽史料,只盼为《福全镇志》锦上添花。引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22]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浙江绍兴山阴何诏家族,科举相继高第,父子祖孙四世进士,簪缨联翩,朱紫盈门,是明清时期绍兴显赫的官宦世家,堪称江南名门望族。”

                                                    孙伟良

                                                     2013年10月31定稿于羊石山房



[] 《嘉泰会稽志》卷一七;参阅李能成《会稽二志点校》,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29页。

[] 《明史》卷七〇,《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3页。

[] 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 《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第670页;《钦定科场条例》卷一《乡会试加科》。

[] 江庆柏编著:《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

[] 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第778页;《钦定科场条例》卷一《乡会试加科》。

[] 笔者按:《光绪顺天府志》人物志二十八《选举四》,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记载了“罗嘉猷,原籍浙江山阴,字翼庭”,但没有罗嘉葆的科举信息。姑且存疑。

[] 《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第797页;《钦定科场条例》卷一《乡会试加科》。

[] 清·朱汝珍辑,刘建业点校:《清代翰林名录》,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 陈从周著:《书带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11] 清·邵廷采《思复堂文集》,祝鸿杰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页。

[12]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家谱总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0页。

[13]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魏连科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页。

[14] 李国祥主编:《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7页。

[15] 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雍正朝《浙江通志》标点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571页。

[16] 《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第1069页。

[17] 《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第2册第953页。

[18] 清·黄虞稷撰,瞿凤起、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643页。

[19]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21页。

[20] 柯愈春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1] 《绍兴从书》第二辑《史迹汇纂》,第11册。

[22]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