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王母娘娘扮演者万馥香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1310
本馆由[ d30nb~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万馥香的揭发信、检举信一封接一封

发布时间:2013-12-05 09:43:42      发布人: 孝爱天使

  有关万馥香的揭发信、检举信一封接一封,不但寄给总政、空政等解放军领导机关,还寄到了华东局、江苏省委。信中说:万馥香的母亲是一个正在农村受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坏分子,她对社会极其不满,拒不接受改造,拿着毛主席和万馥香合影的大照片,得意洋洋,满大街地张扬,到处拿给人看,大长阶级敌人的气焰,十分嚣张!

  1964年11月15日,空政文工团歌舞剧一团团长兼政委王振魁率《江姐》剧组成员由南京抵达上海,在上海市停留48天,演出43场,场场爆满。万馥香仍在剧中扮演“一号江姐”。

  空政文工团在南京、上海演出期间,华东局、上海市、江苏省的领导,先后向刘亚楼反映:有人老往我们这里写告状信,告你们空军,告你们那个演江姐的演员万馥香。

  针对这些反映,为了慎重起见,刘亚楼在南京给王振魁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王振魁率团去上海演出时,抽时间专门去万馥香的家乡——江苏省吴县东山镇调查一下,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亚楼还特地嘱咐:“不要声张,悄悄去!”

  王振魁带着文工团总团干事顾正平来到万馥香的家里一看:房屋破旧,屋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摆设,家中仅有万馥香的母亲、弟弟两个人。目睹万馥香家中贫困清寒的状况,王振魁心里暗想:“就算这位老太太过去的经历有一点复杂,丈夫是国民党军官,成分不好,那又怎么样?就凭她现在这么大的岁数,一个老眼昏花的老太太,还能掀起多大的浪来?她能反党反社会主义?说了谁信!毛主席和万馥香合了影,就不能让人家的老母亲高兴高兴了!”

  接着,王振魁、顾正平二人又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中进行了调查。当地领导和群众都认为:东山镇能出万馥香这么一位演员,万馥香到部队参了军,还主演了江姐,能和毛主席握手、合影,这是东山镇的骄傲和光荣!大家都为万馥香感到高兴!

  此次调查的结果,与揭发信、检举信里所反映的情况恰恰相反。

  回到上海,王振魁就把万馥香的家庭情况向刘亚楼作了汇报。这时,刘亚楼已经因病住进了上海市华东医院。刘亚楼听完汇报,当时没说什么,只是要求王振魁别把这件事透露出去,以免影响万馥香的演出情绪,因为歌剧《江姐》还在上海市进行演出。

  没过几天,刘亚楼的秘书刘沛丰给王振魁打来电话:“明天罗瑞卿总长要来看望刘司令,刘司令叫你把万馥香的情况向罗总长汇报一下。不要太长,能短则短。”

  接到电话,王振魁吃了一惊:“为了一个万馥香,居然把罗总长也惊动了!”罗瑞卿当时是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国防工办主任。

  第二天,王振魁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了华东医院。王振魁走进病房,里边静悄悄的,仅有两个人:刘亚楼侧身躺在病床上,罗瑞卿坐在刘亚楼身边。一见到王振魁,刘亚楼就向罗瑞卿介绍说:“这是我们歌剧团(当时已改为歌舞剧一团)团长兼政委王振魁。他这个团长亲自带了一个干事去调查的。我们很重视这件事情。”

  王振魁还没来得及开口,罗瑞卿就直截了当地问道:“到东山镇去了?”

  从刘亚楼、罗瑞卿二人简短的话语中,王振魁察觉到:有人把告状信寄到了中央军委,罗瑞卿看到了此类告状信。罗瑞卿前来看望刘亚楼时,万馥香的事成了他俩的主要话题之一。在自己进病房之前,他们二人已经就万馥香一事交谈过,现在就等着他向罗瑞卿当面汇报了。

  王振魁向两位首长汇报道:“我们刚从东山镇回来。这一趟我们先后找到东山镇的地方党委和政府作了调查,又在当地的群众中调查了一些情况……”

  罗瑞卿问道:“当地群众有什么反映?”

  王振魁答道:“据我们了解,不像告状信里写的那样。当地群众,包括东山镇的党委、政府都觉得,他们东山镇能够出万馥香这样一个演员,能参了军,扮演江姐,和毛主席握手、合影,是东山镇的光荣。万馥香的母亲现在也没有多少问题,她的岁数大了,身体不大好,只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陪着她,没听说有什么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行,她和周围邻居的关系相处得也不错。”

  罗瑞卿又问道:“她把照片弄了多大的镜框?”

  告状信里说,万馥香的母亲把毛泽东观看歌剧《江姐》的照片放得很大,满大街拿给人看,到处张扬。罗瑞卿问的就是这张照片。

  王振魁答道:“照片大概有八寸吧,那是团里送给万馥香的,我们团给歌剧《江姐》的演员每个人都送了。镜框就放在她的家里,镜框里不止有这一张照片,还有家里的其他照片,总共有一二十张呢。”

  罗瑞卿问道:“她还有一个男朋友?”

  王振魁身为团长兼政委,对团里青年演员的恋爱、婚姻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他说:“万馥香在当地是有一个男朋友,两人经常有书信来往。前几天,她那个男朋友还来过上海,看过一次我们的演出,我们团里很多同志都见过。万馥香跟他见过面,还专门请假陪他在上海玩了玩。他俩过去没有订婚,仅仅是关系比较好。我看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同志关系嘛,而且现在也没有中断交往。”

  刘亚楼躺在病床上,对罗瑞卿说道:“为了这些事情,一直有人在告状。”

  听到这里,罗瑞卿全清楚了。他把手一挥,大声说道:“小万的事情你们别管了!要打官司,我来打!”

  在那些日子里,万馥香成天提心吊胆,一听到苏州口音的人都要躲起来,她曾多次写入党申请书,但终因家庭历史原因未获批准。

  1965年1月5日,空政文工团结束了上海之行,举行了最后一场演出,然后就告别了上海观众,告别了刘亚楼,启程前往广州、深圳、武汉等地演出,4月间才回到北京。不多久,便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5月7日15时45分,刘亚楼因患重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听到这一消息,空政文工团的同志陷入了无比的悲痛之中。

  1965年5月18日,《空军报》刊登了歌剧《江姐》中江姐扮演者万馥香、蒋祖绩、郑惠荣三人合写的怀念刘亚楼的文章《牢记您的教诲,做红色文艺战士》,文中写道:

  在上海,歌剧《江姐》的演出进一步受到外界的好评,您又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越是受表扬越要找缺点;赞扬的话越多,越要倾听反面意见。

  在深圳,歌剧《江姐》受到了港澳同胞的热烈欢迎,您为了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三八”节那一天,特地指示秘书从千里以外的上海给我们打电话,用“谦虚谨慎,重视缺点,保持光荣,发扬光荣”十六个字为我们祝贺节日,而这时您已经是在重病中了!

  我们团的领导确定江姐这一角色由一个人通演下来,您听到这个汇报,担心我们唱坏嗓子,影响以后长期的演出,便指示我们不要改变两个人合演的办法,并让团里的领导向我们解释,做好思想工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