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084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5日

顾准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

发布时间:2010-12-01 14:33:32      发布人: 天堂天使

顾准文集》[注]、《顾准日记》[注]已经相继问世,深受国内思想界、知识
界、经济学界的广泛注意。顾准同志在建国以后,长期身处逆境,“三反”中被错
误撤去上海市首任财政局局长之职,后来又两次错划为“右派”分子。但他不顾横
逆,究竟探索,充满睿知,对中外政治、哲学、历史、经济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比
较,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那种“普罗米修斯”精神,令人敬
仰。
    作为我国杰出的思想家、经济学家,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经济理论研究、
会计审计研究、税务理论研究、中外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著述颇富,且长期湮没
无闻,本书力图经过剔抉梳理,希望在《顾准文集》、《顾准日记》之外,将两书
未曾收录的顾准一些佚文遗稿,完璧成章,蔚为一体。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比较全
面、简捷地反映顾准学术思想的文选。
    顾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现代会计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思想
家,我国财经战线上的卓越领导干部。字哲云,又名绛枫、吴绛枫、立达、小方、
怀璧等。1915年7月1日(农历五月十九日)出生于上海南市顾家湾的一所宅院里。
因外家无子嗣,自幼从母亲的顾姓。
    顾准出生的那年,恰逢《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创刊,4年以后爆
发了举世闻名的“五四”运动,中国历史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关头。自由、民主、
科学的思潮开始漫卷全国,东西文化互相碰撞、交融。顾准这位杰出的思想家与众
多的仁人志士一样,很早便投身救亡与启蒙、革命与建设的双重变奏之中,激情、
亢奋、呐喊、困惑、质疑、仿惶、纷争、搏斗、批驳、解说……扑朔迷离,难以尽
述。
    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竖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提倡
新文化的大旗,而后来顾准的批判“东方专制主义”和中国“史官文化”,正是
“五四”精神的延伸。
    顾准父亲原是江苏苏州人,他祖父是个染坊工人,早年亡故,生有儿女四人,
长子陈蓉生,次子陈文纬,即顾准生父。陈文纬生于1873年,因家贫早年失学,后
经自学,学会了做生意,当帐房先生,并且钻研中医。辛亥革命前,他因熟谙岐黄
之术,被延聘到湖北的一个衙门里当幕僚。
    顾准的伯父陈蓉生,年轻时来到上海江湾一带,向当地棉农收购棉花,然后经
加工再转手出售给棉纱厂作原料,赚了不少差价。时在1890年前后。
    陈蓉生多才善贾,经营得法,事业颇为顺利。大约在民国初年,他写信给还在
苏州故地的弟弟陈文纬,携母亲、弟妹迁居上海,生活在一起,合做棉花生意。
    顾准的外祖父顾老先生在苏州经营一家扇庄。它的规模不大,雇用的伙计最多
时,也不过二三人。陈家生计困难,祖母就到顾氏扇庄领做一些扇子活。陈顾两家
邻居就是这样熟识起来,以后成为儿女亲家。
    顾准外祖母生过许多孩子,长大成人的只有姊妹两人,其中妹妹顾庆莲即为顾
准生母。他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是姐夫跟小姨的恋爱。顾准兄弟姐妹10人,他排行
老五,小名双伍。顾准的大母(即母亲的姐姐)生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生母有
5个孩子,顾准是他母亲的长子。
    如同当时上海许多城市市民一样,顾准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带有过渡形态”的
亦新亦旧的家庭。这是上海特殊的群体。唐振常主编的《上海史》对此有一段中肯
的论述,这里不妨照录:

    在近代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过程中,上海出现了各种新兴阶级与阶层:
买办、侨民、产业工人、中小商人、职员、城市公务人员和各类无业游民;同时破
产的农民、落魄的文人、失势的官僚也不断进入上海。在他们被改造成近代城市市
民之前,还保留着不少旧式特征。这些新旧阶层在本质上与旧时代或内地封建秩序
下的官、绅、士、民各等级都有很大区别,但又在社会生活的诸方面与之保持千丝
万缕的联系。这就是一种近代意义上的过渡形态的城市市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