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江教授网上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03966756
本馆由[ 石心桥 ]创建于2024年02月16日

只因有您

发布时间:2013-07-29 10:13:22      发布人: 石心桥

恩师,您突然地走了,是何等的令人心碎,带走了我们的梦想,可挥不去我们对您的思念,您走后的日子里,我们无时无刻不想念着您,想念您的一颦一笑,想念您的一言一行,想念您的种种,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习惯了有您,只有您的构成才有着它的丰满和意义。时间过得真快,成为您的学生已经有七个半年头了,而这么多年中,我的生命正因为有您的支持和引领才不断地成长和丰富着,您不仅是我人生的航标,更是我这个家庭的领路人,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恩人、亲人。

2005年的入学教育中,您一句人生是一个单行道,没有回头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被甩出了这个车道,一定要珍惜当下呀!话语让我顿生成为您学生的念头,虽然您在讲座中说成为您的学生要脱掉一层皮,但我还是毅然在您讲座结束后找您表达自己的心声,一向胆小的我不知那次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胆量,也许一切都是缘份使然。由于当时选导师是双向的,因选您的人并不少,我在一翻担惊受怕后终于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您的弟子,那是一件让我多么高兴的事情啊!可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人生中的这次选择会给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带来如此的好运,享受如此多的恩泽,拥有如您这般的亲人,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中有了您的缘故。

只因有您,让我看到了一个良师所享有的姿态。作为良师的您不仅对自己的学术要求极为严谨,对自己的讲稿随时随地进行着修改,少则不下于三次,多则达到近十次,这种日日新,苟日新的精神您从无间歇过,让学生无不景仰和心生敬意。学生亲历和见证着师您生死学五大原理的发展和最终成形,也目睹着师您将生命的三层次性发展成为生命的二维四重性,这是您的精神之果,是您的生命之子,他的诞生不是短短怀胎十月的孕育之苦,而是您坐了二十多年冷板凳的结晶。作为良师的您对学生也要求极为严格,您极端讨厌不珍惜机会、不诚信为人的学生,一向宽容而很少在学生面前生气的您,一旦获知您给学生学习的机会却被浪费掉,是您的学生却在网上复制您的文章做为考试的作业时,这两件事必定会让您大发雷霆,即使面对着有个别学生对您发出威胁您名誉和生命的信号,您仍然绝不含糊。您为学生的一片良苦用心最终得到了学生的理解,而学生也因此更加敬佩于您了。作为良师的您总是极力为学生提供最好和最多的学习机会,带着学生在游中学,在学中游已经成为您为师之道的特色,这是我们学生的福气,是其他学生终生都不可能实现的学生梦。而在您众多的学生之中,我算是一个更加有福之人了,想想看,我跟随师您走过的地方遍及云南、湖北、河北、浙江、四川、江苏、内蒙古、北京、香港等地。2006年的第一次昆明之行就让我有幸经历了您都难得享受到的机场用地毯、接机在飞机悬梯前的国家领导人级的待遇,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的我以为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您却在冲我笑的同时感言我这个人实在太有福了。其实,我的这种福气都在于师您。和师您在墓中行,与师友们在陵园住,跟随师您在灾区慰问、在京城学习、在西子湖畔品茶、在象山讲会、在常熟参演、在香港实战,这是师您赋予学生的生命财富,它是无价的,更是惟一的。学生人生中太多的第一都是在师您带领下所开启的。这让我看到了一个良师的风范和一个恩师的高度。

只因有您,让我领悟了真正的为人之道。您有一颗宽广的胸怀,对有任何个性和缺点的学生您都有办法和他相处,能解决好所有的问题。您曾告诉我们说:对任何人都要宽容,要有耐心,你若不能容忍他的缺点,你哪有时间去发现他的优点。这是一种何等的胸襟和修养。正是因为您的这种胸怀,所以您朋友遍四海;正是因为您的这种度量,才会有我家这种一人认师两人学艺的现象。这种常人难有的品质既是我们要学习的,更是我们所要感恩的。不仅如此,您还有一颗谦虚的心。作为知名度很高的学者,您不仅会经常与学生交流、探讨自己的思想,讲出自己学术上所遇到的问题,而且您的大作在让学生拜读的同时更希望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不耻下问是您的一种为人与为学之方。不管在哪里开会,只要时间允许,任何老师的报告和讲课您一定是要坚持认真听完的,您感觉听他人的课自己可以收获很多东西,所以您主张我们通过写评课的文章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至达到不断完善自己的效果。可是学生总是没有好好听您的话,去年与您在北京一起参加宋庆龄基金会组织的第八次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后,您一直叮嘱我要写一篇评课的文章,可我由于改博士论文等各种原因都没有把这个任务完成好,这是学生的错,是学生对不起您,使得这成为学生心中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一大憾事。遗憾虽让自己后悔不已但却难以改变,惟有今生永远谨记着师您那谦卑的情怀,以此激励自己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

只因有您,让我懂得了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您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您不仅让我们学术之路越走越宽,而且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硕士期间,我的父亲不幸去世,是您开导我要把所学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要尽快的从悲痛中走出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面对找工作事宜等等。如若不是您的劝慰,或许我难以很快从逝亲之痛中走出来,而且更难以去应对毕业就业之事。有时想,是不是冥冥之中老天爷的安排,硕士毕业前我的父亲毅然离我而去,而我现在快要博士毕业了,师您又如此在我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离开了我。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你们都还没有来得及看我真正站稳,你们就不管我了;这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我刚想自己可以好好报答你们之时,一切的机会却都嘎然而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的残酷让我不想清醒,清醒让人更加的痛苦,那种痛令人恐惧,更让人无助。但是我的耳边又时常想起师您对我的忠告:朱清华,你一定要懂得惜福呀!心里满载着师的话语:死只是生活的中止,但生命却可以永存。人的生命时间与物理时间是不可以划等号的。您虽然走了,但您的生命永远存在,因为学生必将秉承着师的遗志,勇敢地往前行,相信这也是师所希望看到的。

只因有您,让我更清楚的找到了自己。原本我是一个内心缺乏自信的人,但是我在天津会议上的第一次发言让师您发现了我在讲台上的功夫,您为此大力表扬我,以后更是给了我很多上台的机会。其实我深知自己在珍惜每一次机会的同时也都留下了不少不该有的遗憾,但您总是看到我的成长和进步之处,在其他方面却是告诉我“一定要懂得原谅自己”,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放下包袱去不断提高。正是因为师您赐予的机会和您欣赏的眼光让我渐渐地自信起来,您说我天生就是一个当老师的料,一上讲台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您如此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让我能够有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勇气和力量。父母给予了我生命,而师您却给予了我演绎自己别样人生的舞台和智慧。

只因有您,让生命教育之路找到了航行的方向。您深厚的生死学功底已经早已洞察到了全国生命教育事业的欣喜与艰难之处,喜在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努力着,践行着,忧在于太多的人没有经过生死学的系统训练,没有为生命教育找到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撑。而恩师您在尽心竭力的推广着自己的思想,为两岸四地的生命教育交流奔波着,您一路的辛苦远被您一路的收获给掩盖着,只要看到哪里有好的生命教育老师苗子,您就如获至宝,高兴不已,以至您把自己培养出第三代生命教育老师看成是您2012年最高兴的一件事情之一。您是多么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拥有生命教育教师的素养呀!而这素养便离不开您的理论引领和精神支撑,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让生命教育之路偏离正确的方向。

只因有您,您是一盏灯,燃烧着自己,却照亮了他人。您是一盏心灯,走进心灵深处,叩问生死真谛。您是一盏永恒的心灯,死神只能夺去您的肉体,而我们却拥有您的灵魂。

 

祭恩师

吾生万幸遇恩师,

夫妻同受其恩泽。

生命之师骤仙逝,

生死精神永相随。

          ——学生朱清华祭思恩师郑晓江先生

 

送别

郑爷去世无奈何,

亲人悲痛我更忧。

心痛万分心似虐,

叹息生命悟人生。

——黄诚于2013220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