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远在天堂的郑老师
郑老师,一直都想写点什么,但一直都不敢提笔,生怕一提笔,就触碰到埋藏心底那根深深思念您的心弦。下班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什么都还没有写,就早已泪流满面。郑老师,您就这样地走了,您让我们到哪里再去寻您?!
正月初八,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令人肝肠寸断,心痛至极!不可能啊!怎么会这样?!一向谈笑风生、和蔼可亲的您怎么就这样走了?!放寒假时,我还给您寄了贺年卡,您看到了吗?年前,我还一直在家里和ZT念叨,您怎么还没有带家人过来玩?
郑老师,我清楚地记得您曾经对我说过,GWC啊,忙完了一整年,带着家人一起来宜春走走,看看山,泡泡温泉,唱唱歌,全身心地放松一下,这可是一年到头最舒服的事了。近几年年底您都带着家人来了,所以,到了年底,我们俩口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期待着您的电话,盼着你们全家的到来:盼着陪你们去泡泡温汤的天沐温泉,喝喝纯正的乡下米酒,吃吃地道的罗城土扎粉;盼着陪你们散散步,听您讲讲带着学生各地演讲、游玩的乐趣和收获,欣赏欣赏你们演讲、游玩各地的留影,然后再把电脑里所有的电子讲稿、PPT课件、甚至是电子书稿,全都毫无保留地拷到我的移动硬盘里;盼着听您放声高歌,唱唱属于你们那个年代的经典老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北国之春》,《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再听听您和师母对唱一首《康定情歌》,还有《敖包相会》……那是多么美妙的事啊!所以,郑老师,您来了宜春,我就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最最美好的大学时代:回到了曾经的大学讲堂,回到了曾经的道德所,曾经的玻璃房,还有那曾经的神游斋,王字楼……
可是,郑老师,一直盼到大年三十你们都还没来,我都准备打电话问问您,给你们全家拜个年,却不记得忙于何事而搁下来了。我心想,你们全家可能像往年一样到厦门过年去了,等我们走完亲戚请完客(因为年前刚搬了新家,很多亲戚都没来过,所以,元宵节前,我们分期分批地在新家里宴请了几乎所有的亲戚),赶在开学前再打电话邀请你们全家来宜春玩。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盼来的却是您的噩耗,您就这样突然地走了……以致,您那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的讲授;您那发自肺腑,语重心长的教诲;您那开阔的视野,豁达的胸怀,严谨的治学,爽朗的笑声……这的一切的一切,曾经是那么的熟悉,竟在一瞬间,全都定格成了回忆——我心底永不磨灭的回忆。
郑老师,我多想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啊!我多想您能带家人再来宜春走走啊!您不是曾经说过,宜春山好水好、且生态环境保护得好,是最适合生活的地方;您不是常说,这个GWC啊,什么大地方也不想去,硕士毕业一纸简历就回了家乡,在宜春小日子过得舒服得很呢。
郑老师,我多想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啊!我多想您能带家人再来宜春走走啊!来看看宜春的山,郑老师,您不是曾经说过,宜春的山虽不比黄山的秀美和华山的险峻,但是很圆润,每一处山都是一处风景;来泡泡宜春的温泉,郑老师,您不是曾经说过,宜春的温泉水真好啊,能洗去一年天南地北、四处讲学和神游的风尘,能使自己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来年的工作;来看看宜春的公园,郑老师,您不是曾经说过,你去过那么多的地方,只有宜春在市区能有那么大那么美的公园(袁山公园,总面积近100公顷);来喝喝宜春甜甜的米酒,吃吃宜春劲道的土扎粉……郑老师,您来吧,来了我还给您准备一些带回去……
郑老师,至今为止,我都觉得,这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都只是一场梦而已,梦醒了您还好好的,每到年底再带家人来宜春走走,那该多好啊!……
花开花落,
月圆月缺,
生死亦自然。
郑老师,理虽如此,可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就这样突然地走了,与我们人间天堂两重天,您叫我们何以能坦然面对呀?!
事已至此,纵有千般的不舍,万般的无奈,我们也只有尊重您并默默地祝福您,祈愿您一路走好,祈愿您在天堂能够逍遥自在地神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