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江教授网上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03966756
本馆由[ 石心桥 ]创建于2024年02月16日

郑晓江:“死是生的导师,要以死看生感受幸福”

发布时间:2013-02-17 20:20:49      发布人: 一米阳光
“当今物质财富的增加一度令我们相信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近,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突然无奈地发现,幸福似乎正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乃在于我们追逐幸福,却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9月9日,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郑晓江做客社科大讲堂,为现场市民带来一场题为《幸福从“心”开始——关于工作、事业与人生的思考》的精彩讲座。

  “财富、金钱、权力很重要,是我们人生的重要所求,但其一旦成为人生的唯一所求或全部所求的时候,就出大问题了。”郑晓江认为,个人把追求金钱、权力等欲望作为人生的全部目标,盲目地追求和与他人攀比,最终将与幸福渐行渐远。

  “追求幸福的我们要叩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们沉溺在日常生活时的价值判断是否出现了偏差?当我们把金钱、财富、权力当作唯一角逐的对象时,一切的行为价值都以现实功利为准绳时,生命便自然消逝在我们的视野之外了。”郑晓江表示,幸福不应该被财富和权力等欲望“绑架”,而应该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重视家庭、倾心自己喜爱的事业。

  郑晓江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幸福感是个很重要的指标。人们想要获得幸福感,就必须解决好欲望与现实的关系,恰如其分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还要有发展的动力。

  “死是生的导师,要学会以死看生感受幸福。”郑晓江通过汶川灾区等例子指出,在死亡面前,人们对生命、生存、生活才会有全新的认识,每个人不再浪费时间、挥霍生命、碌碌无为,而是以一种更加成熟、更加饱满的姿态走进生活,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实现人生理想,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们可以常常站在所有的逝者面前沉思一番,这样才会真正有拥有的充实,也才能有幸福与快乐的感受。我们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工作,都应该珍惜我们拥有的过去与现在的一切,坚决摒弃‘一无所有’的人生焦灼感,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建构良好的上下级的关系、同事关系以及社会家庭关系,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幸福与快乐的人生。”郑晓江如是说。

  “从‘心’发现了幸福,也知道了何为幸福,那么,可以开始去追求真正的幸福了。”郑晓江表示,人生分为生命和生活两部分,生活是求快感、快乐,而生命则是求幸福长久。“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生活的快感与快乐而放弃、甚至破坏了生命的幸福所求。合理的人生规划要从生活所求发展到生命所求,既从追求感性生活的丰富来获得生活的意义,更应该努力地去追求生命创造来获得生命的价值,这样才能获得幸福与快乐的人生。”

  郑晓江认为,生命中的大智慧就是应该从生活的快乐所求提升为生命的幸福所求;用生命的幸福所求去规范生活的快乐所求。“幸福人生的实现应该从追求生活水准到追求生命品质。幸福决非仅仅指人之生活水准高而已,更重要的是指生命的品质如何。我们要在物质性拥有越来越多的基础之上,让我们的精神更愉快,让我们的内心更平静,使我们的环境更优美,我们的社会更稳定,这就提升了生命的品质,如此,我们的幸福度就得到了提升,我们也获得了真正的幸福生活。”郑晓江表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