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承儿子王冠先壮老迟悔,九叩父灵哭魂来
1966年秋天,家乡西部的汇河要治理,所有青壮年劳力都要参加挖河修堤,父亲当然也在其列。由于劳动强度特别大,加上父亲干活不惜力气,终于累得吐了血,住进了医院。虽然后来出了院,但父亲的身体却元气大伤,每况愈下,从此父亲走上了漫长的四处求医看病之路。
我上中学时,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而我家中由于姊妹多,且父亲早已病势沉重,所以就更加贫穷。然而父亲并没有被贫困吓倒,他拖着骨瘦如柴的病躯,趁生产队劳动空闲时间,起早贪黑到自留地里忙活,种点旱烟,种点芝麻,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到集市上卖点钱,目的是为我积攒点学费。
我初中毕业时,父亲嘱咐我报考师范学校,我说自己想上高中,将来考大学,父亲却心情沉重地说:“傻孩子,咱凭什么上大学哪!”
我当时还不太明白父亲话中的意思,坚持报考了高中。后来政治形势愈来愈严峻,“阶级斗争”日趋激烈,直至“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上大学也成了我的黄粱美梦。后来随着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知识青年返乡,我便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自己满怀一腔热血,真心实意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积极热情地参加生产队劳动,但入团入党,参军入伍,招工招干,推荐上学,当民办教师,甚至当个生产队的记工员,都成了非分之想,至此,我才真正明白了父亲当初话中的深意,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后悔当初没有听父亲的话。
我考上高中时,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假装很生气地对我说:“家里哪来的钱供你?”而后父亲却跑到祖母面前激动地流起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