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贺学明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19342015
本馆由[ 小菡 ]创建于2015年08月15日

想念您,贺老潘勇

发布时间:2016-02-25 17:02:06      发布人: 撂荒老田
 

想念您,贺老

潘勇

201589日,宜昌徐克定老师用电邮发来讣告,悲告当阳贺学明老师仙逝。事出突然,令我一时难以接受。此前一天,我还为贺老寄出了武汉举办《包公》邮票首发式纪念戳片,世事之无常让人实难预料。静默良许,我将消息告诉家人,全家震惊!窗外,骤雨滂沱,苍天慈愍,那是为老师而落……

最早与贺老相识,缘于老人家对集邮后学的关爱!我不知贺老是如何知道我的通讯地址,一封长达3页的信给当时正处于心理焦虑期的我带来莫大地抚慰和鼓励!当时,我所在的研究所正处于改制期,各种纷扰已让我心绪烦乱。贺老的来信,让我看到了一位集邮前辈的品行,为我树立起人生的榜样。

此后,贺老每月为我寄来《长坂坡集邮》。每次读报,我都能看到贺老和老伴罗孝莲妈妈在灯下粘贴名址签、封装邮报的场景。谢谢当阳市邮政局几任爱邮真切的领导以及《长坂坡集邮》编辑部各位老师对我的厚待!即便在贺老于去年底离开主编岗位,编辑老师们依然不忘给我惠寄邮报。十多年的坚持,这份情谊,让我感动!

第一次与贺老见面是在1995年的第25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暨湖北省邮展展场外。当时,贺老与时任当阳市邮协会长的吴友松老师及当阳邮友一道步入武汉市青少年宫。当时,我正和妻子、女儿站在花坛旁,猛一回头,便一眼认出了邮报邮刊上时常报道的贺老。偶遇之下,我们全家和当阳的各位集邮老师们一起拍了合影(图1,中为贺老师,右为吴友松局长)。其中的一张照片,还被贺老选入《岁月如歌倍温馨》(上)。

再后来,每遇邮事活动或贺老的邮书出版,老师都会给我寄来邮品(图2)、邮书(图3)。而我也会利用武汉举办集邮活动的机会为贺老寄上封片。十年来,每到除夕夜,我都会给贺老、罗妈妈打上一个拜年电话。因为集邮,当阳与武汉间的距离奇妙地缩短;因为集邮,两个家庭的三代人联系在了一起。

很少有人知道,贺老还是湖北省选聘的国家邮政监督员。与贺老的第二次见面即是在2011年由湖北省邮政管理局举办的“2010年度表彰及法规学习”会议上。这是贺老最后一次参加全省的监督员会议。此前,贺老曾将自己开展监督工作的情况撰写成文,发表在国家邮政局主办的《邮政社会监督信息》上。当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才知道贺老也是邮政监督工作中的一员。文章中的一段记述,至今都令我难忘——因交通不便,贺老有时做监督检查、寄发监督试信只能以自行车代步,一骑就是一两个小时。老人用行动,表达着自己对邮政监督工作的支持,同时也体现出一个集邮人对邮政、集邮事业的真挚情感和由衷关爱。会后不久,贺老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邮政监督工作,但在老师给我的信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不舍和对我未来开展监督工作的期许。正是有了像贺老这样的前辈做出的榜样,我对邮政监督工作的热情才始终不减。

在贺老承担《长坂坡集邮》编辑工作期间,得当阳市邮协领导大力支持,《邮缘情驰》、《集邮从娃娃抓起》、《当阳集邮史》得以出版;一批集邮者被吸引到邮文写作行列,其中涌现出的肖琼、王疆伟、屈秀等优秀女性邮文作者,更为当阳集邮平添了靓丽。集邮70载,贺老的藏品曾被编印成1988年、1989年大型集邮挂历;著有《风雨相伴依邮情》(与罗孝莲合著,图4)、《岁月如歌倍温馨》(上、下);邮文被《集邮博览》、《湖北集邮》、《收藏》等知名刊物采用。二十多年来,贺老壮心不已,辛勤耕耘在《长坂坡集邮》这块他所钟爱的土地上,在推广集邮文化、普及集邮知识、提携集邮新人、培育集邮幼苗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使当阳集邮薪火长继、长坂坡集邮的旗帜高高飘扬。他所树立起的邮德风范感召了邮人,激励了后学,成为集邮爱好者心目中的楷模、榜样!

想念您,我尊敬的贺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