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贺学明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19342015
本馆由[ 小菡 ]创建于2015年08月15日

贺老教我写邮文

发布时间:2015-12-01 15:16:45      发布人: 撂荒老田
 

             ——  怀念贺学明先生(一)

                                               当阳市职教中心       李应松

          集邮老前辈贺学明老师驾鹤西游去了天堂,我除了悲痛之外,更多的是怀念。一闭上眼晴,他老人家的英容笑貌就近在面前,很多有关跟他老人家在一起相处的日子里发生的事情,像电影一样,一幕幕相继地闪过。

      很早就听说过“贺学明”这个响亮的名字,并参观过由他主持举办的邮展,而真正直接见面,那是20031211日的那一天,那天,我到坝陵邮局办事,有幸遇到了大名鼎鼎的贺学明先生,话题当然是集邮,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了许多问题。第二天,贺老十分高兴地写信给我,说:“昨天在邮局短时相会,十分有幸,因为彼此都是集邮爱好者,多了一份话题,多了一分亲近”。“现寄上若干期当阳市邮协会刊《长坂坡集邮》,请指正”,提出希望“也欢迎您加入到邮报的作者行列”。另外还赠送了一套当阳风光拜年邮资明信片。他说:“今后,我每期(《长坂坡集邮》)都逐期寄给您”。

      从此,我便连续收到《长坂坡集邮》报。在2005812日,我收到了该年的78两期邮报的同时,还收到了贺老给我的信件。贺老说:“请您应我之约,写一篇邮文,内容自定,什么都可,只要有邮味就行,先谢啦!”读着贺老的信,我心里感到惶恐。自200312月贺老希望我“加入到邮文作者行列”以来,一篇邮文也没有写,应该感到羞愧;但是,我知道,写篇别的什么文章,我还能够应付,可是邮文有什么要求,我还真的不知道;当然认真读了贺老送的《长坂坡集邮》报,可就是没有看出邮文与其他文章的区别,也想试着写,可就是下不了笔。您们看,我有多笨!现在贺老在信中说“什么都可,只要有邮味就行!”我顿有所悟,所谓邮味,那不就是文章的内容要与邮票之类的内容有关吗?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啊!贺老要求“在8月底写成”,要在半个多月写成,照说应该能行,可是写什么呢?心中无底,时时忐忑不安。2005106日,贺老又来信催促,要求“请将大作于10月份最迟11月上旬写成(1000字左右吧)”。“请将大写写成”是鼓励,更是鞭策,我无语以对,我已一而再,不能”再而三“地辜负贺老对我的希望吧!我硬着头皮准备写了。

     写什么呢?对,应该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我们的邮报不是叫《长坂坡集邮》吗?好,就从“长坂坡”开始写吧,正好我这里有一枚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的《单骑救主》邮票,可是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并且在《长坂坡集邮》上也登过这个题材的文章。怎么办?这时我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省地领导来当阳视察时,(我记得是李尔重先生)曾写过一首“驯服玉泉水,削平长坂坡;昔日子龙将,今日何其多!”于是我按照“昔日子龙将,今日何其多”这个思路,搜集资料,组织材料,写成初稿,请教贺老。经过多次修改,最后贺老润色,我的邮文处女作《昔日子龙将,今日何其多》终于在200512月的《长坂坡集邮》报上露面了(后来在《湖北邮电报·集邮》上转载时易名为《英雄浩气辉耀三国古战场》)。

     在此文变成铅字的鼓励下,我拟订了写作计划。在写出《长坂雄风,永志不忘》之后,20061020日,贺老又来信说:“下篇‘当阳桥’大作务于近期写成(2000字以内)如何?”于是我又写了《秋雨飘玉桥,彩虹落当阳》。就这样在贺老的诱导和鼓励下,写了有关三国古战场的一系列文章。

     在写这些邮文时,贺老告诫我,三国故事,当阳得天独厚,国家邮政部门先后发行了《单骑救主》、《大闹长坂桥》、《关公》邮票,都与当阳有关,但是三国故事也就这么多,不能反反复复地炒现饭啊!

     由此,我就有了以当阳邮戳为线索,以驿站风物等为内容的系列文章(还没有写完)。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贺老又告诫我,除了传说故事外,有关当地的人文历史,要认真调查,要有确凿的依据,要“一口唾沫一个坑”,不得有半点差池。

     说到我的小册子《酣邮长坂坡》的出版,还多亏贺老呢!

     在邮友陈发忠、肖琼、王疆伟出版了集邮文集之后,特别是贺老自己出了书之后,当阳邮协在计划2014年的邮事活动时,贺老就建议李宁盛老师、彭三元老师及本人能不能出书。

     我出不出呢?我有些犹豫:

         1、在《长坂坡集邮》上发表的文章就那么一点点,数量太少。

贺老出点子说,文章少,不要紧,先赶写几篇,书印成后,没有发表的可以慢慢再登么!另外,你以前还写过别的文章,也可以凑数么,还有,文章中间应该有插图啊。

        2、出的书又不能卖钱,这不是白费力吗?

贺老深情地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不能只看到钱!书虽然不能卖钱,但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带来精神享受,可以给后代留个纪念!”

     于是在贺老的鼓励下,我终于出版了小册子《酣邮长坂坡》邮文集。而《酣邮长坂坡》也受到了邮友的错爱。

     可以说,没有贺的的鼓励,就没有《酣邮长坂坡》。

     谢谢了,贺学明老师!

 

2015810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