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件遗作留给古都西安
10月29日,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承办的“安正中绘画艺术展暨作品捐赠仪式”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举行。安正中绘画艺术展共展出近400件作品,囊括了安正中生前苦心孤诣辛勤探索的多种艺术形式,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速写、素描等。其中有200件代表性作品,由安正中先生的夫人和子女无偿捐献给国家,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是该馆迄今接受的最大的一批艺术家个人捐赠,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宝庆向安正中夫人郭秀珍女士颁发了收藏证书。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委托陕西省文化厅对安正中的家属表示慰问,他说,安正中同志生前曾将自己多年收藏的600件民间艺术品无偿捐赠给西安美院,显示了一位艺术家高尚无私的精神品格。在纪念安正中先生逝世3周年之际,安正中先生的家属又将其200幅代表作捐赠给国家,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历来艺术家的捐赠都是国家美术收藏的重要来源之一,此次安正中同志家属的这项令人钦佩的捐赠义举,不仅对丰富国家美术收藏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对安正中先生及其艺术成就最好的纪念。
在“安正中绘画艺术展暨作品捐赠仪式”上,陕西省文化厅厅长秦天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力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李杰民、安正中的女儿安远远先后致辞。秦天行说,这次捐赠,“开创了我省美术家向国家一次性大宗捐赠并由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的先例,也为美术家关心支持陕西美术事业发展树立了典范。”杨力舟说:“安正中同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令我们振奋,令我们钦佩。老安是一位有着远大理想的革命军人和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美术家。他克勤苦学,激情浩荡,在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从事国画、油画、版画、年画等等门类的创作实践,硕果累累。今天展示的代表作以浓郁的时代精神、独特的艺术视觉、鲜明的个人风格、强烈的乡土风味、纯真朴厚的情怀,感染着我们。安正中的艺术之树常青,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珍藏,将使其永放光芒。”李杰民代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向安正中的家属表示感谢,他说,在纪念安正中先生逝世3周年之际,安正中先生的夫人郭秀珍女士和子女安远远女士、安雪先生毅然决定将安正中先生的200件代表作及大量的笔记和文献资料,包括42幅油画、62幅版画、96幅国画等无偿捐赠国家,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是安正中先生的夙愿,是对安正中先生最为珍贵的纪念。这一捐赠义举,也为陕西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样本,是对陕西文化艺术事业的重大贡献。安远远在致辞中说,从父亲去世的那天起,朋友、同事、学生方方面面的怀念带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父亲的离去,让我们认识到以前他所有的成绩、奖状后面都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感情与付出,也让我们站在社会的角度理解了父亲。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感觉到,除了生活上不讲究以外,他对事业的认真追求,对做人的道德实践,总是默默的一丝不苟。他是孤儿,他成人后对人特别的亲切和蔼,对我们情感上虽是宠爱有加,但对做人和学业上却要求严厉。他永远都是以勤奋刻苦来对待自己从事的艺术,从不张扬炫耀自己的艺术灵感和才情。从他留下来的一本本被蛀破、发黄的诗稿、一篇篇改了又改的文稿和大大小小的速写本中可以看到,他的创作冲动、艺术观念以及他对自然景物审美观察的敏锐。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人,他的成长经历和工作实践说明了他确确实实是一名共和国培养起来的优秀艺术家。
在当日召开的安正中艺术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陕西等地的艺术家、评论家、艺术管理者就安正中的艺术成就、与长安画派的关系、与民间美术工作、安正中遗作捐赠与美术馆公共文化积累等学术文化话题展开研讨,戴志琪、杨晓阳、李松、李杰民、杨力舟、赵力忠、西丁、沈奇、钱林祥、杨庚新、吕品田、尚辉、朱虹子、张立柱、邢庆仁、晁海等先后发言,对安正中平凡而高尚的人格,安正中作品朴素而真挚的乡土情怀,平实洗炼的语言风格,沉实朴厚的艺术风貌展开了分析和探讨。研讨会由著名美术批评家程征、陈履生联合主持,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安正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认为他的作品是长安画派在当代的新的发展,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美术家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