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章熹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91385869
本馆由[ ymy ]创建于2011年10月26日

侨心曲

发布时间:2012-01-08 11:59:01      发布人: ymy
           

 

先父杨章熹1936年前往缅甸。在缅甸长达十多年时间里,致力于缅华进步教育事业,为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培养众多进步人才。1953年回国后任中央侨委委员,全国侨联委员等职。1981年与世长辞。

先父一生,除积极投身革命实践,还努力从事业余写作,且著述颇丰。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在缅甸为宣传抗日、配合救亡运动而写的;有为推动缅华教育改革,提高缅华教育水平而写的;有支持缅华进步社团结合其宗旨而写的;有回国后参加华侨问题讨论而写的……。而《侨心曲》是在四人帮倒台后,全国侨务工作蓬勃发展的1978年,先父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于医院的病床上怀着对祖国的赤子之情而写的最后一篇遗作。该诗于1979年刊登于美国《海内外》杂志。诗中核心诗句“华侨祖国心连心”,激动了无数海外赤子的心弦,在侨胞中引起巨大的共鸣。在先父去世30周年之际,特转载此作(摘要),以表达我们对先父的怀念之情。

 

侨心曲

杨章熹(季庄)

(序)

(一) 华侨祖国心连心,振我心弦彻夜吟。

春返侨心花怒放,且宏斯意播心音。

(第一组)

(二)华侨革命解倾心,早赞中山新向奔。

兴中」「同盟基以立,“驱逐鞑虏”气凌云!

(三)大输“义饷”大谋军,“敢死队”捐赤胆身!

多次义多“番客”,黄花护骨廿多尊。1

(四)雷霆“十月”震宇,风雨神州“民革”新。

起义、长征、坚抗日,忠雄我党振侨心。

(五)华侨爱国掬丹心,抗日救亡浪卷云。

万盾街头援「陕公」,亢呼广众树风新。2

(六)事变皖南冤忿沉,“相煎何急”摧侨心!

纷飞小册人争“手”,立判忠奸张谠论。3

    (七)寇军紧逼“战工”巡,“怒吼黄河”响彻云!

狂炸咬牙埋战友,轮抬担架渡高岑。4

(八)“国际”虔遵主义真,英雄烈士两成群。

今朝怀忆当年侣,吟咽低徊热泪淋。

(第二组)

(九)华侨祖国心连心,耿耿行言火烤金。

南洋处处敦深谊,“四海为家”家务兴。

    (十)华侨公益喜操心,馆所塾堂密逾林!

更解义囊光梓里,路桥场校今换新。

(十一)侨胞华裔心连心,斩棘锄荆夙夜勤。

盼得居留国自立,安家遐域共欣欣。

(第三组)

(十二)四人帮狠裂侨心,黑白颠倒志难伸。

“关系”反常缘“海外”,国门抚别互怜矜。

(十三)四人帮覆告中兴,治国抓纲景递新。

酣牛狂歌中有我,侨胞—“八亿”心连心。

(十四)侨胞—“八亿”心连心,同吸同呼同笑颦。

祖国轩昂人仰重,自豪相勉唾“沙文”。5

(十五)划代“三中”—“十一大”,联开两会励全民。

宏伟“四化”争双纪,远客才贤萦返心。6

(结)

(十六)华侨祖国心连心,呕咏回环思递深。

长梦新猷长贯彻,「讴人」载舞展心音!

 

【注释】

1)据有关文献记载,孙中山等所发动的十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华侨积极参加起义军、敢死队或倾产助饷。在1911年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华侨就有二十九人。国人多称归侨为“番客”、“洋客”。

2)抗日战争开始后,继陈嘉庚先生组成[南洋筹赈总会],缅甸华侨也组成了[缅华救灾总会]。侨胞们“输财助战”,对神圣的救亡事业做出了极有效的支持。

1938年夏天, [陕北公学]成仿吾校长来信希望得到支援。于是[缅华教育工作者协会][缅华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发起支援[陕北公学]的万盾街头大募捐,并胜利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募捐运动对于动员广大妇女、学生、教师、群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起了极大的作用。

3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通过欺骗宣传,蒙蔽不少侨众。当重庆方面将封面上影印周总理题写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煮豆燃箕,相煎何急”!的小册子寄至缅甸时,某抗日救亡组织立刻筹款翻印并将小册子散发各地,对侨胞产生了极大的号召力,社会舆论马上大起变化。

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做好抗日宣传与发动群众工作,[缅华战时工作队]1942年初成立。该队在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同志主持下,巡回演出[黄河大合唱]及抗日诗剧,收到了极大的抗日宣传效果。1942年夏,[战工队]总部被日寇惨炸,李乃等四名队员牺牲,伤了多人。

5)“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在大国沙文主义”是毛主席的指示,周总理对华侨在强调“四海为家”之余,也反复提出“反对沙文主义”,“反对大华侨主义”的高瞻远瞩的号召。

6)“两会”指政协、人大两个全国代表大会。“四化”指四个现代化。双纪指二十四年。从1976年四人帮倒台至本世纪末恰好二十四年。

居留国外的华籍专家学者,除美欧日本外,在南洋各国的文史和科技人才也有不少;而发明家以至著书立说成一家言的,也颇有其人。四人帮倒台后,伟大祖国很快进入各战线万马齐奔的大跃进局面。尤其是重视侨务工作、调整侨务方针以后,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一向热爱祖国,愿为祖国贡献力量的他们,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杨缅燕转载(摘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