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允奎一生刚直不阿,人格高尚。他是一位只唯实、不唯上的正直科学家。
30年代中后期,杨允奎主持稻麦改进所工作时,有次省府下了一道“训令”,杨允奎认为不合实际,便叫人退回去。后来有人告诉他,省府的“训令”带有命令性,不能由下级退回,杨允奎听后也一笑置之。
“大跃进”时,杨允奎对当时违背规律的做法很有看法。一次他因公出差,顺路回家,时值仲秋,社员在田里栽晚稻,他立即招呼乡亲:“起来歇歇,白露都过了,栽上也没收成。”社员回答说:“这是上面布置的,不种不行!”杨允奎立即返回县城,向县里领导说明情况,随后给社里调去了一批红苕作种,使很多乡亲度过了灾荒。
他提倡学术民主,拒斥门户偏见,经常告诫:学术上的问题最好让实践判断正误。杨允奎是从事
孟德尔一
摩尔根遗传学研究的,50年代初全国掀起对摩尔根遗传学的批判,但杨允奎仍是坚持介绍摩尔根遗传学的科学道理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客观地介绍
米丘林遗传学原理方法,提出其中尚待实践的地方。
他本人也非常看重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从不因自己是大专家而独断专行。有一次,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助教,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先生提出的研究方案的一个环节不太符合实际,于是向他提出修改方案的建议,他欣然同意,并鼓励那位助教:“你做得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要不唯上,不唯书,要面对实际,善于独立思考。”
杨允奎以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精神,在强权面前不违背一名科学家良知的高尚人格,为后人树立起一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