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怡坤的小生风范
(上:《龙女情》饰姜文举,中:《血溅南梁宫》饰肖绚,下:《嫦娥奔月》饰后羿)
潮剧的女小生不少,但是真正有影响的女小生不多。文革后,潮剧舞台上最有影响的女小生,就是钟怡坤。
钟怡坤演女小生,有两次半路出家。她本来是学舞蹈的,1962年到1968年,她在广东省舞蹈学校学了6年的舞蹈,毕业却被分配到普宁文宣队。后来,文宣队改成潮剧团,她就半路出家成了潮剧演员。
一开始,钟怡坤演现代戏,后来恢复古装戏后又演古装戏,但演的都是旦角。《红灯记》的李奶奶、《海霞》的海霞、《杜鹃山》的柯湘、《江姐》的双枪老太婆、《刺梁骥》的邬飞霞、《告亲夫》的文淑贞,她都演过。或许是半路出家尚未入门,或许是名角太多难以突围,或许是戏路不对不能发挥,总之钟怡坤这些角色,没有太大的影响,直到她转演女小生。
1979年,广东潮剧院一团恢复名剧《荔镜记》,钟怡坤被选中出演男主角陈三。这是她第一个女小生角色,又是一次半路出家,结果却一炮而红,好评如潮。这次的行当转换,钟怡坤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位置。此后30年,她成了潮剧非常有代表性、也有影响的女小生。她几乎演遍了上世纪80、90年代二团所有的女小生角色。要知道,那是二团演员阵容超强大、剧团超有影响的年代。
钟怡坤有专业舞蹈训练的经历,形体上非常有优势,为她演女小生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所以她接到转任女小生的任务后,很快就上手,而且比起老一辈,形体上平添了不少舒展、洒脱的味道。和现在新一批当红的女小生相比,钟怡坤的潇洒、大气、儒雅也是很突出的。她的女小生,行内外比较一致的评价都是扮相好,形体佳,气质儒雅,大方潇洒,塑造准确。
所以,钟怡坤的女小生,非常悦人。在她艺术最好的时期,她的戏是一个接一个,很受观众喜爱,尤其在东南亚一带,戏迷众多。她的陈三(《荔镜记》)、后羿(《嫦娥奔月》)、姜文举(《龙女情》)、王金龙(《梅亭雪》)、肖绚(《血溅南梁宫》),都是观众熟悉、有影响的角色。在上世纪90年代末常去一二团蹭戏的阶段,看过了很多钟怡坤的排练和演出,也有幸看过了不少观众没有机会看到的角色。象她在二团时演过《美人泪》的李上源、《无意神医》的皇帝、《梁婷》饰李燮,后来调一团演过《杨令婆剥壳》的杨怀恩、跨行演过《蝶恋花》的杨老夫人、《袁崇焕》的祖老太等,其实也都有很不错的发挥。
钟怡坤是极爱戏的人,她爱演戏,尊重戏。所以,看她的戏,无论排练演出,无论出国下乡,无论主角配角,都是兢兢业业,认真投入。这是潮剧老一辈演员共同的优点,钟怡坤也一样。可惜的是,2001年进入一团之后,她的戏少了,近乎闲置。除了在《拾玉镯》、《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少数演出次数很少的折子戏和个别生产剧目出演小生之外,就再没有合适她发挥的戏了。再之后,她也就退休了。很可惜,很浪费,多好的演员。
现在,新一代的女小生都成长起来了,令人欣喜。但钟怡坤的女小生,值得舞台这帮新小生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这是一个在艺术上、在潮剧史上有份量的女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