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36年春,经亲戚介绍到上海建兴建筑公司做了学徒,才算有了个较固定的职业。但是,学徒的收入难以养家,每天下工后,还必须找些零活干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张平第一次上舞台,是小学时和姐姐一起主演《仙女和牧羊人》。那是一出根据《圣经》中的故事改编的小话剧,张平翻穿皮祆毛朝外,活泼泼地扮演了主角——羊。此后,他虽然疲于生计,但依旧设法看戏。一次,他看到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的《欲魔》,被饰演主人公的魏鹤龄的表演所吸引,并暗自下决心做一个演员。
1936年秋,张平与几位志趣相投的伙伴自行组织了一个业余剧社,井给它取了个响亮的名字——雷电。雷电剧社成立后,有时去一些学校演出,有时也为电台播演广播剧。这些年轻人充满热情的活动,很快引起左翼“剧联”的关注。“剧联”介绍“南国社”的著名演员左明加入这个剧社担任导演。左明的到来,使张平解脱了单凭热情的梦寐;左明也器重这个好学的青年人,耐心地教授他表演技巧,化妆技术……把他真正引上了艺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