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镜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5919014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7月20日

日本血吸虫病病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1-07-20 08:58:21      发布人: 黑白双煞

  1950年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是日本血吸虫病高发地区。谷镜汧组织和领导的科研力量,对血吸虫病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早在1950年代初,谷镜汧从血吸虫病病理尸检材料入手,亲自整理和分析了近100例尸检资料,撰写了《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晚期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变》等文章。这些论文系统而细致地揭示了该病在全身各脏器的病理变化,是迄今世界上对日本血吸虫病病变最全面最详尽的文献。在此基础上,他指导应越英完成关于脑血吸虫病的研究;指导程德成等进行血吸虫病引起的先天性侏儒的研究;以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利用实验动物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包括幼虫在动物体内穿行造成的损伤和病变,又在尸体皮肤上观察尾蚴入侵的过程。

  1963年,他对血吸虫病肝硬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达到了他对血吸虫病研究的“高峰”。他一方面进行动物实验,一方面利用尸检标本进行塑料灌注和病变的立体重建,分析和研究晚期血吸虫病在肝内门静脉分支系统中一系列细致的病理变化。结果证明,晚期血吸虫病时,大量虫卵堆积于门静脉分支的入口静脉处,引起肝内门静脉区周围高度纤维化,使门静脉血液在进入肝窦之前即发生阻塞——所谓窦前阻塞。由此而产生的门静脉高压要比一般肝硬变出现得早,食管静脉曲张、脾肿大、腹水等的程度也更严重(因为一般的肝硬变中的门静脉高压系由窦后阻塞或其他原因所致)。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起到重要作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