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问题官员”们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掀起高强压的反腐态势,“老虎”“苍蝇”一起打。201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比2013年增长近三成,比2012年增长约44%。反腐研究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称,因没有公开全面的数据和分析,“很难说官员自杀现象与反腐之间的关系,官员的压力与普通人群一样来自各方面。但高强度反腐确实令一些官员饱受压力,也有一些公众所知的案例是畏罪自杀”
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许燕教授观察,2009年是全社会开始关注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元年”。当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官员自杀有十余例。此前的2005年初,山西省委组织部长王通智在北京参会期间坠楼身亡。她认为,“这些标志性事件促使中央开始关注公务员心理健康。一些官方评价不错的官员自杀,让有关方面不理解。2009年中央纪委、中组部曾邀请专家学者座谈分析公务员心理问题及自杀事件。”
两年后,中央纪委、中组部下发《关于关心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质的意见》。此后,心理课程被加入官员培训内容。
据许燕观察,除了官员自身身体、心理方面的原因外,近两年官员自杀现象与2009年的一个不同之处是问题官员的自杀。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掀起高强压的反腐态势,“老虎”“苍蝇”一起打。201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比2013年增长近三成,比2012年增长约44%。
反腐研究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称,因没有公开全面的数据和分析,“很难说官员自杀现象与反腐之间的关系,官员的压力与普通人群一样来自各方面。但高强度反腐确实令一些官员饱受压力,也有一些公众所知的案例是畏罪自杀”。
现实中确实存在“畏罪”自杀或所谓“利他性”自杀案例。比如,被检方立案侦查两天后,2014年5月18日,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刘占滨,在医院检查身体时于卫生间摆脱监护法警,从窗户跃出坠地身亡。同年9月,调研时接受宴请并收受慰问金被免职的南京市六合区委书记、南京化工园区党工委书记娄学全,在被作为顶风违规案例通报三个月后选择了自缢身亡。
在《财经》记者统计的样本中,23名官员在非正常死亡前其本人或同事遭受纪检或检察机关的调查,约占样本人数的23%,其中13人是本人此前被有关部门约谈或已立案侦查。还有1人在杀害领导后自杀。
其实,问题官员的自杀现象在近代历史中不乏记载。厦门大学谢泳教授研究过1946年-1976年的自杀状况。他援引1952年的三反简讯总结,“在三反运动中,南京市自杀的贪污分子已有26人(其中有12人未死),还有8个贪污分子的家属自杀。贪污分子用‘自杀’吓人的手段抗拒运动以及在斗争大会自打自伤的现象也有。”
也有个别案例是在被纪委控制期间非正常死亡,且并非主动,典型者如浙江於其一案。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於其一,在与纪委谈话时被责令脱光衣服坐入盛有冰水的浴桶内,被多次实施闷水后死亡,涉案的温州市纪委、检察院6名办案人员已被追究刑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