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 宿舍“卧谈会”的常客
在卜凡孝心中,少有校领导会像张浚生那样,俯身对学生有如此细致入微的关心与教导。他想,这就是“一切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重”的最好体现。
70年代末80年代初,卜凡孝是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张浚生是学校的党委副书记。当时,高考刚恢复不久,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年轻大学生的思维敏捷,校园里政治气氛极为活跃。此时,不免有些学生由于思想过于激进而走了歪路。
对于这些情况,有的校领导主张强打强压。但张浚生看见了学生打心底对国家的热爱,因此提倡与学生交心加以引导,并动员学生会加入工作。
“那段日子,每到晚上,学生宿舍就会里就会传来张书记与学生闲聊的声音。他像个朋友一样和我们交流心事和看法。”时而谈笑,时而争论中,卜凡孝惊讶地发现,不少学生的思想渐渐被“四两拨千斤”地摆正了。许多年后,当年的叛逆青年们都已经走上坦途。每每想起宿舍“卧谈会”时老书记心平气和的教导,大家仍心怀感激。
一日从教,终身为师。尽管2004年卸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仍然心系学生。
张浚生常说: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国家发展是很难维持长久的。提高素质靠什么?靠教育。“十多年前他多次到食堂调查学生消费情况,发现全校仍有10%的学生每月餐费达不到最低标准。因此,如何不让每一个考上浙大的优秀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耽误学业成为张书记的心头大事。”2005年,张浚生成为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并在浙大发起“浚生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卜凡孝任基金会理事长。
此后每年,基金会都会组织聚会,学生代表汇报成绩,基金会交流工作。2015年的谈心会上,张克俊代表受助学生发言。“我依然记得当年得到资助时自己手舞足蹈的样子。”2007年,张克俊正在读博士一年级。那年冬夜,他收到了短信通知,得知每年可以拿到5000元的助学金时,兴奋地跳出了热乎乎的被窝,给母亲打电话报喜。博士毕业后,张克俊又去了美国留学,如今,已经是学校计算机学院的副教授了。
“目前,基金总额已超过人民币3600万元,累计资助学生超过2000人次。”卜凡孝说到这里,有些哽咽,“国家要在2020年消除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势头正好,我们也计划今年将基金改名,升级为‘创新基金’。可张书记一走,事情怕是要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