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3765955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5月07日

妙笔丹心 爱校楷模——深切缅怀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徐放校友

发布时间:2011-12-21 16:10:2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妙笔丹心 爱校楷模——深切缅怀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徐放校友 

 
                 作者:李鹤 高广 来源:东北大学校友总会
 
内容摘要: 2011年5月4日,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高级记者,东北大学早期毕业生,东北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大学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徐放校友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2011年5月4日,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高级记者,东北大学早期毕业生,东北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大学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徐放校友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徐放校友1921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毕业于东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 1944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川北分会理事及机关刊物《文学期刊》编委,《东北文化》周刊主编。1946年7月,内战爆发,第一批撤退到解放区,先后在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文学组(系)、华北解放区华东大学三部文学系任教,兼任文艺研究室研究员。

1949年全国解放后,徐放校友曾任军管会文教委东北组组长,接管东北大学联络员、军代表,人民日报《星期文艺》、《人民文艺》副刊专版及文教编辑,主编诗歌丛书《现实诗丛》。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5年因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蒙冤入狱、劳改。1980年彻底平反,任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副主任,高级编辑、记者,为极左路线造成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做了大量工作。此后,徐放校友还兼任江南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江南书画院名誉院长,辽海诗社名誉社长,中国《水浒》学会等多种学会理事、顾问。

热血青年  忠贞战士

    徐放校友早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伪满洲国读书的时候,就接触了有革命进步思想的朋友和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许多革命书籍。

    1943年,徐放校友考入四川三台时期东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很快参加了中共南方局青委直接领导的地下秘密组织的“读书会”,投入了学习民主运动,成为学校学运领袖之一。徐放校友在东北大学学习期间曾经同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组织了以文学研究会、实验剧团、合唱团等三个组织的成员为基础,成立了“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三台分会”。随后扩为四川北分会,出版了大型文艺刊物《文学期刊》。1941年12月30日,东北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满抗日斗争,史称“一二三零”事件,许多人遭到逮捕监禁,《徐放诗选》中《第七号窗子》一诗所追述的就是一位在这次斗争中被捕入狱的好友李季疯。之后,徐放校友也受到了通缉。

    徐放校友经历了:为缔造新中国而奋斗的青春年代;肩负着情理难违的历史责任的年代;在毁灭中煎熬,终于幸存下来的年代;重获解放和自由的年代。

七月诗派  璀璨明星

    徐放校友的文学创作之路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 40年代初在重庆受胡风先生影响,与路翎、阿垅、绿原、牛汉等一起成为七月派的代表。

    在小学老师孙世泽的熏陶下,徐放校友走上了写诗的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了离家求学之路。20世纪30年代他来到了长春,就读于王道书院。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有革命倾向的进步青年,他开始用诗抒发反帝、反封建,特别是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21岁时徐放校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南城草》受到东北青年的热烈欢迎。随后他相继发表了《启程的人》、《野狼湾》、《赶路记》等诸多诗集,他用生命抒写着诗篇,诗篇里记录着他生命的音符。在写诗作词的同时,徐放校友面对宇宙人生入乎其内,对古诗词奥秘心领神会,娴熟于心,得其精髓,触类旁通,不袭不蹈,别开生面,自创新意,锻铸伟词。徐放校友先后出版了《唐诗今译》、《宋诗今译》、《杜甫诗今译》、《陆游诗今译》等译著。

翰墨典藏   丹青溢彩

    徐放校友擅于翰墨,早年以“二王”书帖入道,后专攻郑板桥“六分半书”,然而在学习郑书的同时,又溶合了颜真卿的书风。晚年徐放校友的书法为之一变,以宗法郑孝胥书风更加畅快。徐放校友书法虽学“二郑”,前者名节也,后者名败也,徐放校友从学书之中又领略出一个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无论是惊涛骇浪的斗争年代,还是蒙冤入狱、劳改时期,亦或平反昭雪后争分夺秒的工作和创造期间,他都坚持临摹书写。书法造诣极深。其书法作品被许多爱好者收藏。

    徐放校友赏识书画,收藏字画风格各异、品位独特。为求一幅字画,宁舍衣食,不惜三访五顾。其中蕴含着藏主本人多少的艰辛,倾注了多少的心血,隐藏了多少无人知晓的故事,也带给他多少无尽的乐趣。

    曲折多舛的生活使他结识了诸多大家。很多革命先辈、知名学者、书画大师都为顾友重情的徐放校友赠文题字,如章士钊、胡风、启功等。其本人十分珍视并精心收藏。有些作品市面流传甚少,也十分珍贵,如胡风的手迹,极具收藏、研究、艺术价值。

    收藏青铜、陶瓷等古文物是徐放校友的酷爱。每遇珍稀文物他都倾囊相购,并加以考证。

赤子情深   爱校楷模

    徐放校友对母校东北大学满怀深厚的情感和深深的眷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东北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和倡议并推动东北大学复名活动中,徐放校友都积极参与其中,联系广大校友,发动各方资源,奔走呼吁,献计献策,为东北大学复名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担任东北大学兼职教授后,徐放校友多次到母校讲学和进行文学艺术学术交流活动,极大提高了广大师生诗词创作和文学艺术欣赏水平。

    2003年,在东北大学迎接建校八十周年前夕,徐放校友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物和字画,其中书画286幅,文物165件,书籍及手稿13件,共464件无偿捐赠给母校东北大学。可以说徐放校友捐赠母校的每一幅字画、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太多的艰辛,倾注了太多的心血,隐藏了多少无人知晓的故事,也带给后辈无限的启迪。学校在新落成的“汉卿会堂”内设立“徐放捐赠书画文物展”永久保存和展出徐放校友捐赠的文物。

    2003年9月19日,在汉卿会堂内举行徐放校友捐赠文物书画暨展览揭幕仪式。文物展对于增强东北大学校园文化底蕴、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文素养、建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徐放校友在展览揭幕仪式上讲话中提到的:“展厅里的一件件真迹珍品,都是历代中华文化大师心血的结晶,灵魂的闪光,将使一代代东大人得到高雅的精神享受,文明精神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将使一代代东大人亲身感受大师们的信息,亲眼目睹大师们的垂范,或者说,与大师们直接谈心。这对东大人的取法、立志、立人、立业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斯人已去、风雅长存。徐放校友多舛而坚毅的人生历练了大人格、大学问、做出了大贡献。他是东北大学校友的杰出代表,在他的革命和文学生涯中无不体现出“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博大胸怀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东大精神。徐放校友永远值得东大师生和校友们所景仰和怀念。徐放校友的艺术之花和大爱精神一定会光辉永驻。
 
  
                                                                       东北大学校友总会
                                                         2011年5月10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