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孟波严金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28860349
本馆由[ 紫百合 ]创建于2015年03月19日

特别策划:不老的“蝴蝶”《梁祝》50年【三】

发布时间:2015-05-14 06:57:50      发布人: 紫百合
 年轻人遇到了好领导
 
  陈钢称孟波是一位“好领导”,话语间充满了对他的感激与敬佩。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上海音乐学院顺应时代需要提出了“民族化”、“群众化”的口号,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是出于一种纯洁的真诚。很快,学院成立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成员之中就有何占豪、丁芷诺、沈西蒂、俞丽拿、沈榕、张欣、朱英等。
 
  陈钢回忆说: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实验小组”决定搞一个小提琴协奏曲,在报选题时几个成员分别送了《大炼钢铁》、《女民兵》,组长何占豪因为熟悉越剧,就报了一个《梁祝》,不过他心里也没底。想不到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孟波并没有随大流,就圈了一个表现爱情的《梁祝》。现在想想,在大家唯恐主题不昂扬、不激进的特定时期,他偏偏圈了一个柔性题材,不仅显示了一种魄力,还冒了很大风险。没有他这么一圈,就没有《梁祝》了。
 
  《梁祝》的创作,是在管弦系领导刘品和丁善德教授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进行的。从小在越剧旋律中成长的何占豪,从越剧尹派唱腔中“妹妹啊”以及《白蛇传》中的音调中提炼、发展成爱情主题和《楼台会》主题。但是,陈钢对记者强调:交响音乐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光凭素材和几个旋律,然后按情节来叙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响乐的思维是立体、复合和写意的,而交响乐的结构与色彩又是如此的缤纷繁复,有呈示、有展开、有再现,还要有主题与副题的对比、冲突,以及通过矛盾冲突达到高潮和感情的升华。而这样的“音乐高层建筑”,决非一个业余组合所能胜任的。所以,当进一步创作遇到这个瓶颈时,院领导就决定派作曲系高材生陈钢与何占豪合作完成这首献礼作品。
 
  陈钢回忆道:“那个时候我在酝酿第二年要交的毕业作品,所以一口谢绝。后来我的老师、副院长丁善德教授与我谈了几次话,说这是重要的献礼任务,靠管弦系的业余创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如在时间上有困难的话,毕业作品就不要写了。这样,我才答应与他们合作。我与何占豪用课余时间奋战了三个月,总算完成了这首作品。”
 
  在陈钢加盟后,丁芷诺为了保证作品的完成,自动退出。她是丁善德的女儿,这样一个机会她等于让出来了。
 
  事实上,丁芷诺的风格还表现在另一件事上,陈钢写好总谱后,夹在自行车后座上去学院参加排练,到了学院却发现这个谱子丢在路上了,那可是急死人的事情。陈钢说可以重写,但时间上不允许,已经退出《梁祝》创作的丁芷诺知道后主动提出帮陈钢配器,总谱上“草桥结拜”的那小段快板就是她配器的。
撰稿·沈嘉禄(主笔)
转载自2009-04-05 《新民周刊》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