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慧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213
本馆由[ 色即是空 ]创建于2009年12月18日

好爸开始动了将我‘驱逐’出华园、赶出上海的脑筋

发布时间:2010-09-11 14:47:45      发布人: 色即是空
俞振飞遗孀状告继子出书诽谤继父,继子状告继父学生著书贬损生母

  40多年前的恩怨往事再度翻起,继子遗孀纷纷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文/本报驻上海记者 周裕妩

  上海市卢湾区法院最近受理了两起案子,原告和被告以及各自的状由有点耐人寻味。

  第一起案子是由京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的遗孀李蔷华状告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言慧珠之子言清卿口述、余之执笔撰写的《粉墨人生妆泪尽》(以下简称《粉墨》)一书诽谤污蔑俞振飞。

  言慧珠和俞振飞于1961年结为夫妻,在言慧珠1966年自杀身亡后,俞振飞又与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结婚。俞振飞于1993年在上海逝世。

  第二起案子是言清卿状告俞振飞的学生费三金所著的《绝代风华——言慧珠》(以下简称《绝代》)一书多处涉及言慧珠或言家隐私,贬损了言慧珠的名誉,也损害了言慧珠后人的名誉。

  如今,言慧珠和俞振飞已去世多年,在那些当年的恩怨都逐渐淡化成为回忆时,《粉墨》就像一粒投入平静湖水中的石子,又搅起了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

  在这场越闹越大的出版纠纷的背后,隐藏的是名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卫战。

  言慧珠是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家的二小姐,被梅兰芳誉为自己“最得意的女弟子”。1966年9月的一个晚上,个性张扬的言慧珠带着对11岁独子的依依不舍,用两根长绸带绝望地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独子出书纪念母亲九十诞辰

  留下的独子言清卿,是言慧珠和薛浩伟所生,后来,二人离婚,言慧珠和俞振飞结婚。在言慧珠去世后,言清卿和俞振飞仍然在一起生活,但是两人的矛盾却越来越大,后来还因为房子、言慧珠遗产等纠纷闹上法庭,1980年,双方脱离了父子关系。

  2009年,是言慧珠九十岁诞辰。这年8月,由言清卿口述、余之执笔的新书《粉墨》在文汇出版社印刷出版。

  言清卿告诉本报记者:“临近妈妈九十诞辰,想为妈妈写一本书的愿望更加强烈。我并不是想找谁算账,而是作为妈妈唯一的儿子,我应该把我所知道的真实情况说出来。回忆与思考,是谁也不能剥夺的自由,是为让后者更加看清历史。”

  “这么多年来,报纸杂志刊登了许多有关我妈妈与我的‘好爸’俞振飞的婚姻、华园的房子及我妈妈的遗产等的文章,这些报道均出自‘好爸’俞振飞之口,好像所有的责任都在我们母子身上,这是不真实的。”

  言清卿在书中以较多的笔墨记录了和继父俞振飞之间的恩怨,详细描述了1966年9月10日晚上,也就是言慧珠自杀当晚将自己托付给俞振飞的情景;以及在言慧珠去世后,自己和俞振飞之间的矛盾等等。

  一书激起千层浪

  此书一出,立刻引起了戏剧界、媒体和众多读者的关注。

  在2009年9月2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上,著名诗人、剧作家白桦发表文章认为,作为言慧珠的丈夫,俞振飞早就把故去的妻子从心底里彻底“遗弃”了,1966年才11岁的儿子却一直都在苦苦地寻找母亲,他冒险珍藏了数百张母亲的照片,千辛万苦找回母亲的骨灰并秘密保留到“文革”以后。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清卿做这些事,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白桦感叹道:“生子当如言清卿”。

  在2010年1月27日出版的《中华读书报》上,著有长篇传记《巴金评传》的作家陈丹晨发表文章认为,言清卿书中有相当的篇幅谈到言慧珠和俞振飞的爱恨恩怨,对此外人固然可以存而不论。但是有一点是无法抹去的:在“文革”暴力残酷迫害下,作为丈夫的俞振飞如果能够与自己的妻子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真诚地给以开导,鼓励,安慰,温暖,那么言慧珠的悲剧就很可能不会发生。言慧珠不幸殉难后,无论在关于俞振飞的传记里,或别人对他的访谈中,他从来没有表示过哀伤、痛惜,流过泪,更遑论自责、悔恨,相反说了不少不堪的话中伤言慧珠。

  还有不少网友在网络、博客上留下了他们的评论和读后感。有的网友说:“这本书读了之后最大的一个意外不是主人公言小姐的经历如何的哀怨感人,而是感叹原来一代昆曲艺术家竟然是这样一个人物,闻所未闻,颠覆了以前对他的印象。事实看起来是要旁征博引才能分明。”

  名人传记创作底线在哪里

  也有网友说:“作为儿子,言卿清无疑是一个大孝子,但此书没有我想象中的完美,作者缺了一点随遇而安、宽容为怀,不计较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情的胸怀。跟普通人家一样,名人也有剪不清理还乱的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今公婆都已作古,事情的真相更是百般莫辨,何况是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再来纠结谁是谁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对此书提出最大抗议的当属俞振飞的遗孀李蔷华和弟子蔡正仁、费三金等人,他们找到了上海市文联下属的上海文学艺术家权益保护中心。

  上海文学艺术家权益保护中心的主任助理王珂告诉本报记者,事情发生后,中心也出面调解过,但对方的态度比较强硬,调解无果。

  余之对本报记者说:“王珂确实曾拿着李蔷华的一份书面材料来找过我,要求言清卿、我和文汇出版社公开道歉,我说你要去问言清卿,他是口述者,但我估计他不会道歉,他憋了40多年,终于可以说出来了,而且为什么道歉、向谁道歉呢?这本书写的是言慧珠、俞振飞和言清卿他们三人之间的事情,和李蔷华是无关的。”

  调解不成后,今年3月,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文艺家权益保护中心举办了一次“名人传记与法律道德准则”的座谈会,就名人传记的创作底线在哪里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讨论。王珂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个座谈会并不是针对《粉墨》的,主要是为了探讨名人传记如何遵守法律道德准则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已经发生了好几起名人传记的纠纷,正好又遇上了这个案例,所以就探讨了一下。

  据了解,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俞振飞的遗孀李蔷华在讨论时甚至激动得不能自已,哽咽不能成声。她翻出了俞振飞生前记录的自己和言清卿关系的日记,表达了“清者自清”的愤慨。

  俞振飞的学生、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说:“言清卿11岁丧母,我们感到同情惋惜。但事隔这么多年后,他以自己强烈的偏执、愤慨,来向俞老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片面的歪曲与抹黑,我觉得不太客观……出这样的一本书,是不是触犯法律我还说不清,至少我觉得道德两个字问题是很大的。”

  控《粉墨》诽谤污蔑俞振飞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理论研究室教授费三金说,自己在写言慧珠的传记时有两点最难写,一个是言慧珠的私生活,另一个是言慧珠跟俞振飞的婚姻,这一段啼笑姻缘,不知道怎么写。“你把内情全抖搂出来,又牵涉到言慧珠的隐私;不谈,他们在舞台上的合作,确实在上世纪50年代,从北京到上海,达到了艺术的高峰,又回避不了这段历史。”

  费三金说:“写传记要写真实,这个毫无疑义,可是写真实不等于写隐私,虽然隐私也是真实的。我把什么都暴露了,就是写真实了吗?这里又牵涉到现实主义不可能没有作者的倾向性,但是倾向性必须压到最低最低。你把这些东西全写出来,你觉得社会效果会怎样?我要写的是为一个艺术家立传,是要给后人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但是有些传记,给后人留下的是精神垃圾。本来两年前开始写《言慧珠传》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但是没想到,一本书即将完成的时候,帮助了我认识这些问题。”

  今年5月,李蔷华正式向上海市卢湾区法院提起诉讼,控《粉墨》一书诽谤污蔑京昆剧艺术大师俞振飞。

  一案未平一案又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多月后,言清卿也向上海市卢湾区法院提起诉讼,控由费三金所著的《绝代》一书多处涉及言慧珠或言家隐私,贬损了言慧珠的名誉,也损害了言慧珠后人的名誉。

  《绝代》是今年1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与《粉墨》相比而言,《绝代》更多的笔墨落在言慧珠的艺术生涯的发展上,对于言慧珠自杀及当晚的情形,费三金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言慧珠的性格进行了分析,并引用了俞振飞和言清卿的叙述。

  不过,对俞振飞和言清卿的矛盾则没有过多的涉及,费三金只是一笔带过的写到自己当时和言清卿初次见面时都有些戒心,特别是提到“俞振飞”三字,言清卿会突然缄默。

  言清卿对本报记者说:“《粉墨》只是回忆录,并不是传记,所以,作为妈妈唯一的儿子,如果有人能从艺术的角度来为妈妈写传记,这是件好事,但是《绝代》中所涉及的一些不实的内容,如果我不提出抗议,那就代表我默认了。”

  言清卿认为,自己曾多次表示要看书稿,但都没有拿到,《绝代》多处涉及言慧珠或言家隐私,贬损了言慧珠的名誉,也损害了言慧珠后人的名誉。

  费三金在《绝代》的后记中写道:“在京剧界,言慧珠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为这本书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刻,我的心不仅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被一种茫然和沉重挤压得几乎透不过气来……解读言慧珠不易,企图在纸面上写出一个立体的言慧珠尤其不易。”

  目前,这两起案件都已经进入了法律程序,期待法律能给言慧珠和俞振飞的家属及学生一个说法。

  书中一些话语

  引发双方争议  

  言清卿在《粉墨》中写道:“在妈妈去世后,我几乎没有和保姆、好爸同桌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我的饭,我的菜,好爸也让保姆给我另外烧,小锅子里一点点饭,经常吃不饱,而且还是没有淘洗过的米煮的,吃起来总有一股子像是发霉的味道,菜就是在清水里滚一滚,没有油味。”

  “在我的记忆里,为了劝说好爸待我好一点,由街道出面开了不下十次协调会,都对我好爸说,小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饭总是要给他吃饱的,但好爸也是当场答应,事后依然故我。我的大舅言少朋等人也为了我找过好爸。”

  1971年,言清卿中学毕业。“于是,好爸开始动了将我‘驱逐’出华园、赶出上海的脑筋,以达到他与保姆独居华园的目的。”

  俞振飞的得意弟子之一、昆曲艺术家蔡正仁表示,俞老的确很不喜欢言清卿,而之所以不喜欢,恰恰在于早已被言慧珠宠坏了的言清卿,对这位继父根本没有任何感情。

  在当年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俞振飞依靠自己仅有的120元工资,需要支付一家三口的全部开销,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而当时的言清卿,却总叫吃不饱,更对俞振飞极尽侮辱、谩骂、殴打之事,丝毫不顾父子之谊。

  让言清卿不满的是,他认为,《绝代》为了吸引眼球而捏造绯闻,在书中说“言慧珠为治神经衰弱症去青岛求医,遇上了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电影明星冯某,二人一见钟情,热恋起来,回到上海后还鱼雁频通,直到‘文革’两人相继自尽。”

  “夜里楼梯上有人上楼,我(指俞振飞)都听见的。最可气的是,冯喆到上海时,她还背着我偷偷把他带到我五原路的旧居幽会,后来干脆住进了华园”等等。

  而对于言慧珠和冯喆的传闻,言清卿在《粉墨》中已经谈及,他详细谈到了当年言慧珠和冯喆是怎么相识并结为好友的过程,“他俩是好朋友不假,但‘热恋’、‘天天书信来往’则纯属子虚乌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真是觉得很难过。


    写信时间:2012/04/23 17: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