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中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19333311
本馆由[ 开心 ]创建于2014年05月23日

仅以此文纪念外公去世10周年,诞辰100年

发布时间:2014-08-12 14:02:50      发布人: 敏儿
仅以此文纪念外公去世10周年,诞辰100年。——2014年8月12日 外公本名陈顺命,1914年出生于缅甸勃生市,从他的手稿中得知,曾外祖在缅甸从小伙计做起,后与人合股经营土产店起家,经营了盐田、米店和煤油公司代理权,小富一方。这样的家境却从记事起从未听外公说过,对曾外祖的背井离乡,外公总是用如若能够活得下去,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远渡重洋,受那样的艰辛和凄苦来提起,又结束。于是小小的我依稀记得,外国的月亮必定是没有我们这圆的。 懂事了,开始疑惑为什么外公姓林,母亲舅舅姨母却又姓陈,后来才知道外公是改了名的——林望中。抛去姓氏无从知晓因何而来,望中却也是才上小学的我可以理解的,望中,望中,是不是隔着海峡遥望中国?那在海外的日日夜夜,是不是时常凭栏眺望远在天另一边的家乡故土。 长大了,世界渐渐改变,周围的人开始信教,信鬼神,我也是怕的,总是因为害怕故事里的鬼怪而睡不着觉,我问外公真的有鬼神吗,他说这个世界已经住下了那么多人,哪里还有鬼怪的地方?他是不信的,他只信他的信仰。我不止一次看到他为他的信仰争执过,辩论过,但渐渐的,争执少了,辩解也少了,最后面对质疑的种种他终于沉默不语,只是每天固定让我给他念《参考消息》、《每周文摘》,收看7点档的《新闻联播》。偶尔也会在病床上对我说,缅甸排华的时候,如果没有党的接应和帮助,我们一家就回不来了。虽然那时候我已依稀知道,缅甸的排华只要华人愿意入缅甸籍,便可保有原来的一切,否则命要丧,家产全数充公。我专著的听着,静静的点头,如过去无数次听他说故事的反应一样。 在成长的二十二年里,外公的故事伴着我长大,最爱听的也是他的故事,从逃家回国求学,东渡日本,加入左联,走向革命,二姑婆的牺牲,战友的牺牲,还有外婆为偷运枪支手捧点心盒过关卡……虽然总是断断续续,只言片语,却为小小的我展开了一幅缤纷的人生画卷,埋下了期望的种子。后来,外公过世的好多年里,我一直在想,外公后悔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已有41年,但是我们绝不会忘记,我国人民从黑暗的旧中国得到彻底的解放,走上光明灿烂的社会主义大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得来的。我们要珍惜和维护这个得来不易的革命果实,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培育出来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这就是我们对革命先烈们的最好纪念。”——这是外公写在《忆吴学诚同志》一文结尾的一段话。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日子已经变得平静而漫长,想象不到战火纷飞的恐惧,体会不到国破家亡的悲愤,不用懂匹夫有责的无奈,不需感受时代下生命的渺小和脆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决绝。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里的我忽然觉得,如果能够重来一次,外公还是会这么选择的吧。 因为—— 抗争过命运,追寻过理想,争取过自由——如此精彩而波澜的人生,即便未尽圆满,定然也是无悔的!而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也将伴我一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