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鸿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524
本馆由[ xin ]创建于2010年06月12日

共诛叛徒邢仁甫

发布时间:2010-09-24 14:25:34      发布人: xin
 邢仁甫1937年参加了我地下党成立的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三十一游击支队。由于他在旧军队干过,懂得一些军事知识,当上了支队司令。1939年初,他跟随肖华同志及东进抗日挺进纵队队部转移到鲁西,不安心那里的工作,要求回冀鲁边区。1942年,他被调回边区,任冀鲁军区司令员兼教导六旅旅长。6月,日寇集结大量兵力,开始在冀鲁边区进行大扫荡,形势恶化,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他对形势产生了悲观情绪,以建立后方生产基地为名,长期躲在大河口处的望子岛上,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企图坐等抗战胜利。在许多事情上,他表现出缺乏共产党员的品德。常用小恩小惠拉拢干部,培植个人势力;散布边区领导的流言蜚语,挑拨本地干部和外来干部的关系,制造分裂。军区副司令员黄骅和其他同志多次对他进行批评劝告,他怀恨在心。尤其是黄骅同志在部队中的威信很高,他更是十分嫉妒。常在背后搞些小动作,给黄骅同志制造了不少麻烦。从1942年下半年以来,他曾先后组织了三次对黄骅同志的陷害,但都没成功。1943年年初,邢仁甫接到师部调他去延安受训的通知后,认为又是黄骅在背后整他,想把他挤出边区,夺他的兵权,所以更加仇恨黄骅同志。他在大河口望子岛几次召集亲信开会,密谋杀害黄骅同志。他说“我一走,你们好比没娘的孩子,多可怜。黄骅把我气死了,我把他杀了,边区没有军事干部,上面就不会叫我走了。”他把冯冠奎叫来,当面交代,事成之后给他一大笔钱。冯冠奎是土匪出身,是邢仁甫手下的手枪队长。他一口答应。6月30日傍晚,细雨蒙蒙,军区司令部正在新海县离海边约六十里路的大赵村举行侦察工作会议。就在这时,叛徒冯冠奎带着手枪队的十一个贴身队员,冒雨赶到大赵村,摸到会议室门外。黄骅同志忽见门外有几个黑影在晃动,正要喝问,不料叛徒的枪声响了。他中弹倒地,接着陆成道同志也倒下了。齐耀庭、池田同志刚要举枪还击,但被叛徒们的四、五支短枪一阵乱打,也都倒在血泊里。
       得知黄骅等五位同志被害后,边区领导立即向师部报告并向全区发出通令:“各专员、县长、各级武装:
冯逆冠奎于6月30日晚7时许,率十余人叛变,刺死我边区领导人黄骅、陆成道等同志,凶残万状…边区军民,无论男女老幼,皆应协力同心,缉拿凶手归案法办。”
        邢仁甫自知“纸里包不住火”,难逃法网。他一方面和天津日寇联系,另一方面拉队伍,准备投敌。他严密封锁消息,不让岛内机关、部队获知他叛变的真相,又派人去拉独立团,同时到处散发《告边区群众书》说:“托匪王卓如、李启华、刘贤权等南蛮子杀害了黄骅后,又要杀我……。”煽动部队和群众起来骚乱,并写了许多信,四处策反。但是,他错误地估计了经过战火考验的边区军民和干部。岛内的同志听到邢仁甫叛变的消息以后,几天之内就跑得只剩下他的几个亲信了。独立团的同志听说邢仁甫要把队伍拉到岛上去,对抗边区其他领导都坚决反对。营长刘虎臣没等来人把话说完,忽地站了起来,手按着枪把说:“这不是要叛变吗?怎么能干这种事哪?”。许多同志接到邢仁甫的煽动信后,绝大多数立即交给了组织,揭发邢仁甫的阴谋。
父亲看完邢派人送来的策反信后,十分生气,啪!一拍桌子,站起来指着来人骂道:“民族危机,国难当头,你们不思抗日,却挑拨离间,嫁祸于人,破坏抗日,居心何在?”来人看到父亲愤怒的样子,生怕拔枪把他给毙了,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拔腿就跑了。父亲将策反信立即交给了一军分区司令员傅继泽和地委书记彭瑞林同志。他诚恳地对他们说:“邢仁甫叛变了,我坚决跟党走,革命到底。”周贯五同志在《艰苦奋战的冀鲁边》一书中赞扬父亲在此次事件中“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定、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邢仁甫拉队伍的阴谋失败以后,只身一人先投靠国民党第一战区蒋鼎文,后来又当了日寇“六县剿共司令”。解放后被我人民政府抓获,在盐山县群众大会上公审后立即枪决,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经历了这场特殊战斗的考验,边区军民更加团结,积极准备对日寇的战略反攻,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