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商张树鸿的自杀与“中国制造”生存现实
2008-2-1 9:08:47
玩具商张树鸿的自杀与“中国制造"生存现实
张树鸿的自杀,用一种剧烈的方式,展现了我国以玩具出口企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严酷生态
形态可爱的芝麻街玩偶型布娃娃、大鸟等人物造型玩具,寂寂地躺在佛山市利达玩具公司的新厂房里。本来,如果顺利的话,它们早被安置在美国明亮的橱窗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澄澈的眼球。
但今年3月份以来,以它们为代表的“中国制造"的安全性被提出了质疑,范围从食品、汽车到玩具等产品,这很快影响到欧盟、日本等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中国制造"的态度。6月13日和8月2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先后发出公告称,因为涂料的含铅量超标,召回东莞汉胜木业制品厂生产的150万件玩具火车和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生产的96.7万件塑料制学龄前儿童玩具。8月14日,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820万件中国制造的玩具,这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回收行动"。
8月16日,在中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之一的佛山市南海区,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的“南海区玩具企业检验监管工作会议"上,一位出席会议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官员称,目前,玩具被看做是与食品同等重要的商品,因为它的消费对象是“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
之前的8月11日下午,“利达"的副董事长张树鸿上吊自杀。4天后,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别让制造商被孤单地“逼死"。
玩具商自杀事件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制造业严酷的生存现状与求变的艰难现实。
9月就要搬新厂了
——港商张树鸿之死张树鸿自杀之处就是他自己新创办的“恒景"公司空调室的机房里
“利达"帅盟分厂的大门口,贴着一份告示称,张树鸿的追悼会将于8月17日或者18日举行,请参加追悼会的员工进行登记。
来自贵州的郑洪化名说自己一定参加,还有很多员工都自发参加。郑洪之前是该厂的装配部主管,他一天的报酬约为60元人民币,而普通玩具工人的一天的薪水为三四十元。这些背井离乡的外来工,为了获得几元钱的加班费,每天在8小时之外,再加班2小时。但是他们宁愿放弃半个工作日,去参加他们老板的追悼会。在劳资关系一向紧张的中国,张树鸿确实是一个特别的个案。
帅盟分厂的食堂主管谋成化名在南海区打工十几年,先后换了三四家工厂,他认为张树鸿是他遇到的最好的老板,员工的食宿都是免费的,在外面租房的员工,还能获得住房补贴。“夏天,老板自己开车为员工运水果"。
6月份,该厂的玩具被检测出质量问题后,多数时间,工厂在停业整顿,但工厂一直为所有工人提供免费的饭菜,直到张树鸿死后第四天的8月15日。
郑洪进入“利达"的时间是1995年,那时他21岁,他在“利达"工作至今。
“老板很好,按时发工资,管理也很好,工人们从不要求加工资,信任这个老板,他愿意给多少工资都愿意跟他干",“老板没有老板的架子,和我们是同伙"。
员工们回忆说,在张自杀的那天上午,他开车去每个厂看了一遍,跟员工们说,好好干,9月份要搬到新厂。新厂就在帅盟分厂的后面。没想到,下午他就自杀了。
1959年1月26日出生的张树鸿是香港居民。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地缘优势,香港人纷纷来珠三角投资办厂,“三来一补"型企业发展迅猛。佛山市南海区也因此成为中国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我国玩具出口产值70亿美元,其中广东为50亿美元,仅南海区就贡献了30亿美元。
张树鸿就是最早到内地投资的港商之一。1993年5月8日,佛山利达玩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86万美元。属于合资经营港资,投资方为香港利达实业公司张树鸿是股东之一和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实业公司,投资额各占193万美元。
“利达"的现任董事长谢煜光为内地方代表,张树鸿是港方代表,任副董事长。
谢煜光透露,该厂在最初几年连续亏损,内地方没有了后续资金,只有港方继续追加投资,于是,内地方退出经营,将业务全部交给了港方,所以,实际生产经营者为港方张树鸿。内地方只负责人事、培训、劳资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并不参与分红。但“利达"原先安排的“汾江"的职工不能辞退。
7年之后的2000年7月3日,香港利达公司又投资佛山市恒景玩具有限公司,属港资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35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张树鸿,经营电子电动玩具、塑料玩具。
“帅盟"其实并不算是“利达"的分厂,而是“利达"扩大经营后,在“帅盟"租用了厂房。
张树鸿自杀之处就是他自己新创办的“恒景"公司空调室的机房里。
“网上找来的色粉厂"
——召回事件后的“问题油漆"“‘东兴’为了尽快给利达公司供货,就省略了检测的环节。但没料到这批色粉含铅量超标,‘众鑫’提供的认证资料都是假的"
张树鸿死后,梁仪彬成了“利达"员工眼里的罪人。8月13日,“利达"的员工冲进“东兴",找梁仪彬“讨公道",梁躲了起来。
梁仪彬是东兴新能源公司法人代表,“东兴"的前身为南海市平洲东兴印刷包装实业有限公司,2001年投产,经营范围:塑料制品制造、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销售塑料、油墨丝印材料。2002年,增加了油墨、涂料和丝印材料产销。2004年12月28日,增加了新能源节能产品生产、加工、安装、销售,并更名为南海区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
自从“东兴"增加了油墨、涂料和丝印材料产销之后,就成为“利达"的油漆主要供应商。梁仪彬也成为张树鸿最好的朋友之一。
“利达"属于来样加工型企业,即为美泰公司生产并供应玩具。为了保证玩具质量,美泰公司给“利达"提出两种选择油漆供应商的办法:一是由美泰自行指定,二是由美泰提供质量标准后,由“利达"自行决定。“利达"选择了后者,于是,“东兴"成了他的油漆供应商。
合作数年来,一直没有问题,但8月2日,美泰公司的下属费雪公司紧急宣布,回收“利达"生产的96.7万件塑料制学龄前儿童玩具,原因是含铅量超标,如果被儿童吞下,可能发生铅中毒。
因此,“利达"员工们认为梁仪彬“害死了张树鸿"。而梁仪彬很快被保护起来。“否则,梁老板也可能会走张先生同样的路,张先生死后,梁老板的情绪也很低落。"谢煜光说,“其实,东兴也是受害者。"
谢煜光称,今年4月初,“东兴"生产油漆的黄色色粉短缺,为尽快采购,“东兴"在网上查找到东莞众鑫色粉厂。该厂向“东兴"提供了无铅色粉证书、认证资料、相关执照等,“东兴"便于4月10日进货。按规定,采购的色粉要到检测机构认定,但佛山没有相关的检测机构,只有到广州检验,并需要5-10个工作日才能做出检测结果。“东兴"为了尽快给利达公司供货,就省略了检测的环节。但没料到的正是这批色粉含铅量超标,“众鑫"当初提供的无铅色粉证书、认证资料等都是假的。
这批问题油漆共买进500公斤,从4月19日开始使用,到6月中旬,美国美泰公司抽检出这批玩具不合格时,大约使用了200公斤。
检验体系的“失控"
——“召回"产品如何顺利出口?“所以说,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也有可能被销往海外,包括外商在内,各个环节都有责任"
帅盟分厂喷油部一名主管认为谢煜光的解释不是事实:一般都是提前几天就进货的,真的缺货这么严重吗?买到也不化验吗?他用了三个月,为什么一直不检验呢?“东兴"从网上找到“众鑫",又是人家送货,所以“东兴"连这个企业是怎样的都不知道,第一次拿货为什么就那么信任别人呢?
在假无铅色粉事件败露后,东莞众鑫色粉厂有7人逃逸,目前东莞警方正在全力追查相关责任人。
而“利达"向佛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汇报称,此次发生的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赶货而放松了对供应商油漆的抽检。一般情况下,“利达"除了在每次进货时要求供货商提交该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外,还会不定期对油漆抽样复检。
所生产的玩具也在美国被召回的“汉胜"公司的一位张姓负责人称,一般情况下,玩具公司都会要求油漆供应商每年做一次符合国际标准的检验,必须是第三方化验结果,如国际认可的公证行、化验所、国家商检部门等,“但不能做到每一批油漆都化验,因为费用很高,而且时间要5天至10天"。
这批涂料含铅量超标的不合格玩具,又如何能顺利出口了呢?
“汉胜"的合作方是美国玩具公司RC2。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RC2宣布召回的是,“汉胜"自2005年创建以来生产的所有火车玩具。这些被怀疑不合格的产品为什么多年都能顺利出口呢?
据调查,“利达"和“美泰"的合作关系属于“来样加工"。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中国内地约有80家玩具厂为美泰供应玩具,合作方式分为: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其中以来样加工为主。相对于“来料加工",“来样加工"的检验监管体系并不完备。
南海区官窑镇官窑商会一位姓丁的工作人员说,美泰在南海和东莞各有一家来料加工企业,规模相当,各有三四千名员工。其在南海的工厂为“中美玩具厂",属官窑镇的镇办企业,其所有原材料都是美泰指定的。按照生产玩具的种类不同,每生产一个玩具,“中美"可获得2美元-5美元的加工费。
丁先生称,美泰的香港总部大部分已经迁到官窑,就在中美公司的5楼办公,有大量的外籍技术和管理人员监管,所以中美的质量没有问题。
“美泰香港总部,以前都是外籍人士在做,对合作厂家的审核非常严格,慢慢地,也有华人做到高层了,他们自己找了一班人,只要你给回扣我,我将业务发包给子厂做贴牌。而合作的贴牌企业太多了,就逐渐无法掌控了。所以最近的两次被召回的玩具都是贴牌企业的产品。"一位与“美泰"接触密切的业内人士说。
针对“利达"玩具被召回事件,美泰公司称,由于这家制造商与美泰经过15年合作已建立了很强的互信关系,因此美泰允许该厂家自己对所产玩具进行检测,其检测人员是由美泰培训的。据称,美泰亲往生产地进行检查的频繁度取决于它对生产厂家的信任度。
“汉胜"与美国RC2公司的关系也是“来样加工"。该公司负责人张先生透露说,在合作中,美方提出对原材料的要求,由“汉胜"负责采购,在成品后,美方聘请的中方品检人员对产品进行检测,但只能做物理方面的检测,而且是抽检。之后,即将出口的商品还要到国际认可的第三方品质检验机构进行化学检验,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化验所等等,检验合格后,才能到海关去报关。“但同样不能做到每批都检验,因为费用很高,所花时间又多。但在出入境检验监督局报检时,也可以通过"。
“所以说,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也有可能被销往海外,包括外商在内,各个环节都有责任。"张先生说。
据“利达"向佛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汇报材料显示:今年4月-6月,“利达"每月至少一次向送检单位检测,美泰公司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抽检,如无不合格情况,一般不通知“利达"检测结果而直接通过允许出货。直到6月中旬左右,美泰在每月的例行抽样检查时,发现5个样本的油漆不合格,再追验上几批的样本,也发现同样问题。因此决定从七月份开始停止对“利达"所有产品的出口。
“中国制造"遭遇严冬
——玩具商死于中美贸易战?“利达"董事长谢煜光用“牺牲"来评价张树鸿的自杀:“张先生用‘牺牲’来提醒两国不要再打贸易战"
“6月中旬,我们就停厂整顿,所有含油漆的产品都不能生产,几天后,重购油漆,再生产,几天后,又停止生产,十几天后8月4日就一直停产。"郑洪说。
谢煜光透露,张树鸿在不合格的产品查出后,积极处理相关事宜,尽力配合美泰公司对利达进行的各方面整改。美泰公司还为“利达"指定了油漆供应商。在美泰公司8月2日向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提出召回96.8万件时,该公司已经向“利达"下了新的订单,并允许“利达"继续对其供应玩具。这对于张树鸿而言是天降之喜。
但之后,“利达"在向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报检时,得到了“不予放行"的答复。
早在3月以来,中国生产的并销往国外市场的牙膏、用于生产宠物食品的进口麦粉等食品,被检测含有有害化学成分,中国制造的轮胎也在美国因致命车祸遭起诉,6月13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召回东莞汉胜木业制品厂生产的150万件中国产玩具火车。
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制产品安全普遍质疑。一些国家先后对海水养殖品、牙膏等多种中国产品下达了入关禁令。7月下旬,欧盟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务委员麦格丽娜·库涅娃在参观了中国一个国家级玩具检测中心和一家人偶玩具厂后表示,如果中国不采取行动提高产品制造标准,她准备下达阻止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的禁令。
对此,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表示,中国政府反对西方以偏概全和恶意炒作,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翻版,企图通过构筑各种壁垒阻止中国产品,这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形象。
加拿大《环球邮报》也评论认为,最大的威胁在于产品安全变成更广泛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托辞。“如果美国采取削减中国进口的措施,那么不难想象其他重要出口商例如加拿大也会被列入打击之列"。
而中国政府并未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产品完全安全。在8月16日召开的南海区玩具企业检验监管工作会上,出席会议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一位官员称,中国出口的火车玩具等少数商品确实存在问题,因此“授人以柄"。
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了挽回“中国制造"的声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有关规定,于8月9日,对“利达"做出暂停产品出口的处罚,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一直以来,美泰并没有公布这次召回玩具的中国厂家的名称,并承受了来自本国的指责。8月7日晚间,压力之下的美泰终于将“利达"的身份公之于众,并表示,公司不再接收“利达"的产品。
从8月4日到8月11日,随着事态的发展,张树鸿的情绪从高潮跌至低谷。
“利达"董事长谢煜光用“牺牲"来评价张树鸿的自杀。“张先生用‘牺牲’来提醒两国不要再打贸易战。美方不能以点及面,个别事件就是个别事件,不能扩大到整体。而中国政府也应加大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否则难免会‘中招’"。
召回仍在继续
——新规则积极应对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很短的时间内修改了自1994年实施来从未修改的相关制度,并于今年8月试行
谢煜光认为张树鸿的自杀和资金链的断裂也有一定关系。“产品卖出不去,购买物料的资金无法回笼"。
但是东莞汉胜木业制品厂的负责人张先生认为,之前,媒体披露“利达"此次损失3000万美元,应该是按玩具在美国的市场价测算出来的,实际损失应该远远小于这个金额。他认为,对于一家已经经营15年的玩具公司来说,这个损失并不能导致张树鸿的自杀,虽然目前,由于人民币增值、工人工资和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导致玩具行业利润微薄,但“曾经,玩具行业的利润比较丰厚"。
这从“利达"多年来不断扩张的表现也能得到佐证:15年来,佛山利达公司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利达"的规模,增设“帅盟"分厂、创建“恒景"玩具公司等等。
“利达"新厂房也即将完工,这是两栋、各5层的大楼。在厂房附近,一座可容纳两三千人的职工宿舍楼已经竣工,正在安装架子床。
因此,被召回150万件玩具、损失同样惨重的“汉胜"张先生认为,张树鸿死于贸易战。而张树鸿在自杀前并未留下遗书,无人得知他的心迹。
随着张树鸿的离去,“利达"进入停业整顿时期,大部分员工的工资在张树鸿自杀当天就已经结算。连日来,中美玩具厂等其他玩具厂每天到“利达"公司前招工。“利达"和“帅盟"分厂已经人去楼空。而原本计划于9月左右启用的新厂房堆积着价值约1600万港币的滞压玩具。
昔日机器轰鸣、工人繁忙的厂房,瞬间安静了下来,恰如收兵之后的战场。但中美贸易战并未就此停止:8月14日,美泰公司宣布,因为存在磁铁易被孩童吞食隐患和油漆铅超标问题,该公司在全球召回近1820万件中国产玩具。
美泰公司称,目前还没有儿童因这批玩具而受伤。
面对美国针对中国产品的接二连三的召回事件,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7月下旬,中国国务院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强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督职能的规定草案,这项规定将对被查出存在违法行为的商家施以更严厉的罚款;中国还同意以后,每季度向欧盟委员会送交一份产品安全报告,说明其在打击中国不安全产品的生产商方面所采取的行动等等。针对玩具质量问题,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很短的时间内,修改并于2007年8月试行《出口玩具质量许可注册登记实施细则》。据称,该制度从1994年开始实施,但一直没有修改,很多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因此,新的《实施细则》较过去的规定有了很大的改变:如细则适用的产品种类和范围为“所有列入法检范围内"的玩具,共分为11类,而过去只有4类,只有简单的布绒玩具、塑料玩具等;以前,出口许可证上并不注明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以后都要注明;列入出口质量许可注册登记管理的出口玩具产品应按照出口目的国或目标市场的现关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出口目的国或目标市场法规和标准要求不明确或者没有要求的,按照我国现行的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进行检测。
至于玩具质量许可模式,和过去一样:型式试验+企业审核+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管。但过去,南海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并不做型式试验所谓型式试验,是指对每一种型号玩具的首件产品进行检验检。2006年,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下发通知要求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此进行整改。
针对“利达"更换油漆做法,新的《实施细则》增设规定,当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发生变更时,应当事先向许可受理部门报告,并提交相关的检测报告。
在8月16日召开的南海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的南海区玩具行业检验监管工作会议上,一位出席会议的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官员称,以前,有些没有出口玩具质量许可证的企业,强调特殊情况,也可报检,但“以后,没有许可证的,一律不能报检",产品被召回的企业,将“立即吊销许可证"。
过去,《出口玩具质量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新的《实施细则》将其减为3年,并依赖每年至少一次的监管检查及日常监管得以保持。而且,即使获得许可证的企业,如被发现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审查。
中国出口玩具制造商将面临更为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关卡。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的摩擦中,以积极的态度逐渐消除“危机",并将惠及她所有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