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日月八千里(4)
发布时间:2015-08-20 22:08:43
发布人:
天府霞影
风云日月八千里(4)
十八,宽容博爱受尊敬,邻里乡亲皆和谐
与邻里相处,更体现出李相云的仁慈、善良、博爱、宽容。她一生迁居数次,每一居所之处,从未与他人红过脸,从不做伤害他人的事,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让别人吃亏。
孩子约小朋友上家来玩,她从不反对、不干预、不限制,还提供方便。有一次,一个小孩玩兴奋了,不小心打烂一个瓷瓶,那孩吓着了,她反而安慰他: “没关系,反正那是不用了的,没关系,你们玩”。又一次,一个孩子拿走了儿子爱玩的小皮球,儿子没发现,事后其他孩子来揭发,李相云听到马上告诉那孩子:“算了,让他拿去玩吧”。一个个头比她孩子高一点爱犯愣男孩子,(他们常在一起玩,家长彼此互相敬重),为一小事忽然挥起一拳,把小儿子的鼻血打出来,儿子哭了,那孩子的父亲见状抬手打了他的孩子,牵着他到李相云家道歉。李相云笑道: “小孩子在一起,磕磕碰碰难免的,你别再打他了,过一会他们就又会好的”。但是,有一次在街边游戏,邻家的一个和自己孩子同龄的小男孩被儿子拖倒在地,把耳朵碰出血了,李相云见状马上带他到街对面的诊所去给他上药、包扎,然后嘱咐儿子: “以后要注意,玩耍时别伤着他人”。那孩子父母赶来看到自己儿子的伤口治疗妥当,也说了他们儿子几句,还对李相云表示感谢。有一户街坊邻居,父亲没有固定职业还抽大烟,他家中唯一的儿子与李相云小儿子同龄,常遭他父亲打骂还不给饭吃,孩子站在街边哭。李相云见状就会把他叫过来,给他钱,叫他到街对面的饭馆去吃饭,然后让他背书包上学去。而她自己饿了,却舍不得花几分钱买一个锅魁吃。
李相云生产的商品,需要外包装,印刷好后拿回来由家人自己制作。儿子放学回家就帮助母亲糊纸口袋。来家玩耍的孩子,看到小伙伴熟练的把一张纸糊成袋子,他们觉得好玩,就像是学校的劳作课,没经大人同意就动起手来,结果糊出的口袋歪歪斜斜,李相云为他们返工,有的无法返工就只好报废,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材料。李相云不但不责怪他们,还顺势利导地告诉他们:“任何一种看起来简单的劳动,都要先看好了,然后再动手,先别急,多做几次慢慢就会做了。谢谢你们来帮忙。你们现在先把书读好,等以后长大了才好工作”。然后,李相云让儿子和孩子们出去玩去了。
李相云经营的公司生产一种治皮肤癣的药水,原料经过熬制取汁后,剩下的药渣,当作废物倒掉了。那时穷苦人很多,生病买不起药,路过的人见到倒掉的深绿色药渣,用碗盛回去给患衬耳寒(腮腺炎)的孩子敷上,竞奇迹般地好了。那年代得腮腺炎的孩子很多,据说此病有传染性。这一发现让药渣成了抢手货,上门求药的不少。从此,每次熬药之后,药渣不再倒掉,而是尽量满足求药的人,分文不取,直至送完。自己的儿子得了衬耳寒也用它糊腮帮处,虽然糊在脸上难看,但疗效奇特,糊上去,凉悠悠的,那火辣疼痛的感觉就逐渐消失,两三天就消肿康复了。街坊邻居有生疮长癣的,有生火眼沙眼的,都可来店铺免费治疗。有的也送他一瓶眼药水或癣药水拿回家去自己用着方便。李相云的博爱、善举深得邻里的敬重。
十九、三儿子画技吸引路人,李相云品格高尚再收义子
三儿子在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水彩画进步很大,李相云把他的几张乡村风景写生习作用相框装好,放在商铺的橱窗内,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观偿,称赞不己。树德中学的学生在放学后,三五成群,常常住足观偿许久。
北较场黄埔军校的几个年轻的军官,看了这几副写生画后,极为赞叹,打听是谁画的。当知道是李相云的儿子画的,他们请求让他们见见画的作者,其中一位军官几乎隔天就来一次,成了这家的常客。他告诉李相云,他家在河南省,家里只有一位和她同样慈祥年岁相近的母。他是考军校到四川的,他很钦佩她儿子的才华,更喜欢乖巧可爱的小儿子,他在四川没有亲人,请求认李相云为干娘。刚开始李相云没有答应,但是他仍然一两天就去一次,在他请求几次后,李相云见他态度诚恳,也看不出有什么不良动机,就满足了这个身在它乡,内心孤独,报国无门的年轻人的感情需求。
从此他来得更勤,有时买些水果糕点,还给小儿子拿来一个皮球,又拿来几发迫击炮炮弹,他把引信拆下,倒出里面的火药,炮弹的火药,像切成薄片的铅笔芯。据说火药医治癞头疮特别好,就把火药送给街邻去治癞头疮。再将炮弹壳外面漆上彩色油漆成为花瓶。北较场军校常在提督街的国民电影院包园子,他多次带小儿子坐着黄包车去电影院看电影,也请李相云和相好的邻居去看电影。
国民党溃败逃跑前,他专程来向李相云告别,感谢从干妈家得到的亲情,他说只要他活着,一定会回来看干妈全家的。他没有食言,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专程从河南老家来成都看望李相云。他穿了一身黑棉衣裤,两手抄在袖子里,一个地道的河南老乡的打扮,谁会看出他过去还是一个企图报国,却走错了路的年轻英俊的国民党军官呢。李相云慈爱地留他吃了饭,问了他这几年的变化,给了他一些善良的忠告和良好的祝愿,又为他母亲准备下礼品,他高高兴兴回河南了。
二十、三儿子参加革命搞学运,小儿子学习经商体验人生
成都解放前夕,三儿子在学校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成都民主协进会,整天忙于搞学运,闹学潮。他需要掌握时间,母亲把结婚的纪念手表给了他,他回家的时间更少了。他偶尔晚上回家一次,兴奋地哼着歌,他教妹妹唱,弟弟也跟着学。<你是灯塔>和<团结就是力量>这两首歌,他们就是在成都解放前的黑夜里唱会的。不久三儿子在匆忙中把手表弄丢了,李相云知道后觉得有些可惜,但并未指责儿子,还再三嘱咐,让他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李相云从不操心小儿子的功课,她却有意培养他的生存生活能力,常常让他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自己洗手绢、袜子,让他给她跑跑腿,独立去买些日常生活用品。有时让小儿子跟她一道去批发商店进货,市中心的几个进货点他都可以独自找到。一九四八年底的寒假,小儿子刚八岁时,李相云同意他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合伙做生意。那两个孩子要大一两岁。他们天不亮就从西门出发,在漆黑寒冷的冬夜里,步行到北门城墙边的早市进货,回家天才刚见亮。他们三个小孩在街边摆摊,自主经营一个多月,散伙结账,本钱翻了三倍。李相云刻意让小儿子体验了挣钱的酸甜苦辣。对他今后的自立能力是一次很重要的锻炼。
二十一、担心战乱李相云嘱咐孩子:”没死就要回到家的老地方”
一九四九年底,解放军已逼近成都,国民党妄图作垂死挣扎。城内东南西北四门街道的街口,用碗口粗的杉木条修建了栅栏,入夜关闭栅栏的门,由保长、甲长组织的民众自卫队守夜巡逻,禁止通行。满城传说成都要打巷战,说国民党逃跑时要放火烧城,百姓非常害怕。李相云以她自己多年流亡的经验,为儿女作了最坏准备,每人一个背包,内装干粮、水壶、毛巾、一些钱币、两件衣服。反复叮嘱他们:如果打仗房子被炸了、家被烧了,我们被冲散了,只要没有死,就一定要回到家的废墟碰面,不能走远,最少要等一个月,一个月后才可自寻活路。一位母亲在面临大难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女,对自己的安危却等闲视之。幸好解放军力促成都和平解放,几十万成都老百姓才躲过一场浩劫。
二十二、成为光荣之家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底, 成都和平解放了。李相云的二儿子在一九四九年五月己成为解放军,三儿子在一九五零年也参加解放军。有两个儿子当解放军,李相云成为光荣军属,春天的阳光把她家照亮了。
逢年过节她受到政府的优抚,人们敲锣打鼓送来慰问品,有食品、戏票或电影票。她也受到街坊邻居的更加敬重。夫离子丧的阴霾一扫而光,苦尽甘来,她生活的劲头更足了。
西藏和平解放的消息公布的那天,逢年过节从不放烟花鞭炮的她,请人买回几大盘鞭炮,用长长的竹竿挂起来,在满大街的震耳欲聋鞭炮声中,首次融入了这一家燃放的鞭炮声,而且持续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左邻右舍,李相云的喜悦和爱国热情可见一般。
抗美援朝时期,李相云在女儿就读的成都县中学欢送参军同学的大会上,以学生家长和军属代表的身份,顶着烈日,上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同学们涌跃报名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博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她还让她的小儿子从自己店的商品中,选出几样拿到就读的小学捐献,让小儿子感受爱国之情。
二十三、参加扫盲学习
李相云感到生活更有奔头了,为了增长文化知识和经营企业的能力,她响应政府号召,报名参加了文化扫盲学习班。晚上学习回来,在灯光下认真地做作业。这时她己年近五十岁,载着老花眼镜,用粗糙的被墨水染花了的手,一笔一笔地写着字。十二分认真地计算着初小学生都能算出的算数题。不懂就向小儿子请教,做完作业以后还让小儿子给她检查。她对文化学习的认真劲成为小儿子的榜样,促使他上学更努力了。
二十四、沉痛悼念斯大林
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当时的世界革命导师,帮助中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斯大林去世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陷入深深地悲痛之中。深受日本侵略者之害的李相云,对苏联和斯大林充满敬意,在关注报纸连续几天的对斯大林的病情报导中,她每日每时充满了担忧。她找出在白色恐怖下珍藏了多年的,1940年苏联出版的画报,满怀深情地注视着扉页上的斯大林那慈祥的肖像,内心为他的平安康复而祈祷。
当得知斯大林逝世的消息时,李相云表现出少有的难过与痛苦,她把挂在墙上的耶酥的圣像取下,把画报上的斯大林的肖像细心地剪下来,覆盖在耶酥像的上面,把斯大林的遗像挂在商店的正中间,还在像框上沿挂上一块青纱。悼念活动结束,斯大林的遗像一直挂了许久。
从此以后,李相云心中的上帝已发生了转换,她再也没有去参加基督教的礼拜活动。而是一心一意地跟着共产党走,按人民政府的法规政策行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独立劳动者。她日常教育儿女的口头禅就是:要听党的话,听领导的话,遵守政府的政策法令,绝不做违法的事,绝不可犯错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国民。
二十五、善于学习和总结生活经验
李相云常向她的小儿子传授生活经验。有几条经验在时间上很有超前性,甚至比一些若干年后公布的科研成果还超前了几十年。
一是大蒜对肺结核的防治作用。在她的小儿子七、八岁时,她就常常在吃饭时让他吃几瓣生大蒜,说是可以防病,特别是对防治肺结核有效。她说她从小就爱生吃大蒜,她的娘家人中流行着一种病,咳嗽、下午发烧,面色潮红,死了好几个人,到她与于浣非结婚离开娘家以后,她的两位哥哥也被这种病夺去了生命,只有她幸免。后来才知道这种病就是肺结核。李相云回想没有被传染的原因,唯有自己每餐饭都爱吃一头大蒜,而其他人怕蒜的辣味,嫌吃大蒜口臭,最终被染病而丢了性命。所以她让自己的每个孩子从小就养成吃生大蒜的习惯,让所有子女免去了许多传染病的侵害(大蒜素可以防治结核病的科研成果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见诸新闻媒体的);
另一条经验是早晨起床后空腹喝白开水保健法。早晨起床后,李相云总让她的小儿子先喝一杯白开水,她告诉小儿子:这是你爸爸和他的医生朋友们总结出来的。这样可以清洗肠胃,排除体内垃圾,有利身体健康(空腹白开水疗法也流行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服用绿豆汤可以治痢疾,也是她告诉小儿子的。这是中国民间流传的偏方。她的小儿子一两岁时得了腹泻(痢疾),于浣非外出不在成都,李相云去找西医为小儿子治病,两天过去,不见疗效,小儿子己拉得脱水,命在旦夕。一位街坊邻居见状,出一个主意,说是熬绿豆汤喂孩子,作为母亲的李相云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情,依着法子给孩子试试,结果奇迹般地止住了儿子的腹泻,捡回了一条小命。
经常吃生大蒜和饮用绿豆汤,用以防病排毒,已经成为李相云子孙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对家人后代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