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1174867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9月11日

路易·艾黎-工业合作社

发布时间:2010-12-24 10:50:4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38年初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艾黎与埃德加·斯诺和佩格·斯诺等中外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制定了在非敌占区建立工业合作社的计划,以此支援抗战。这项计划从一开始便得到宋庆龄和共产党的支持。5月,艾黎辞去在上海的职务去武汉;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国民党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表面上支持“工合”,任命艾黎为行政院咨询“工合”工作的技术顾问。1939年1月,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促进委员会(简称工合国际委员会)在香港成立,艾黎为委员,并担任实地工作秘书。曾先后去菲律宾、缅甸、新加坡等地为“工合”筹募资金。
  1939年至1942年期间,艾黎全力投入“工合”工作,经常奔走于中国西北、川康、滇黔、湘桂、赣闽粤、浙皖、晋豫等抗战后方的城镇农村,组织和发展当地的工业合作社,在陕甘宁边区的延安、新四军根据地中心的茂林都设有“工合”事务所。艾黎为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抗日和向前线临时工厂输送技工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39年至1940年,艾黎两次到延安,毛泽东曾予接见。1939年毛泽东和叶挺同志分别写信给“工合”国际委员会,高度赞扬了工合运动对抗战做出的贡献。据统计,截至1942年,“工合”在整个非敌占区总计建立了约两千个大小不同的合作社和作坊,生产数十种民用消费品和部分军需品。由于“工合”积极支持抗日,许多领导人和社员遭到迫害,国民党指责艾黎与共产党有联系,于1942年9月解除了他的行政院技术顾问的职务。
  1942年以后,艾黎转向培训“工合”管理和技术干部的工作,同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在陕西双石铺创办了培黎工艺学校。1944年该校迁到甘肃省山丹县,一度发展到近600人的规模,设有近20个供学生实习的生产组,实行半工半读、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针,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1949年解放大西北时,艾黎调拨学校所有卡车,帮助运送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为解放玉门等地做出了贡献。受到彭德怀同志的高度赞赏。1953年,学校迁往兰州,改名兰州培黎石油技工学校,艾黎为名誉校长。多年来该校为中国的石油和工业战线培养了许多技术人才。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