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0718
本馆由[ 奇才 ]创建于2010年05月19日

陈独秀晚年:坚信民主必将战胜专制独裁

发布时间:2011-06-30 15:52:58      发布人: 黑白双煞

  陈独秀虽不想再和国共双方有什么关系,但他并没有退出政治,他仍旧关心着政治,并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主要表现在他的学生何资深编辑的《陈独秀的最后论文和书信》一书的“最后见解”中。这些见解主要包括民主与专政、战争与革命以及当时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和前途问题等方面。它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认为民主“并非仅仅是某一特殊时代历史现象”,而是“超时代”的,是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开始的,是被压迫大众反抗少数特权的旗帜。他的民主概念是与独裁专制相对立的,他相信未来的世界,民主主义必将战胜各种专制独裁制度,“无产阶级民主制以至全民民主制”必将实现。这和他以前提倡民主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是有区别、有进步的。

  第二,民主是人民“流血斗争了五六百年才实现的”,不是专属于哪一个阶级的产物,是人民斗争的产物。而且近代民主制的内涵比古代民主思想要丰富得多,实施的范围也要广。

  第三,认为反斯大林政权不是反对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是对立的。现在的苏俄,不是有了斯大林而产生独裁,而是其独裁制产生了斯大林。它自身早已离开社会主义了。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因此苏联早已不是社会主义,“若要硬说它是社会主义,便未免糟蹋了社会主义”。第四,他认为大战中不能迅速引发革命,殖民地不能获得解放独立,做英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是最好的前途。“在此次大战结果之前。甚至战后短时期中,大众的民主革命无实现之可能。”并幻想如果“美国胜利了,我们如果能努力自新,不再包庇贪污,有可能恢复以前半殖民地的地位。”

  陈独秀的这些理论,首先就遭到在上海的托派临委的强烈反对,由此引发他们之间的一场持续不断的论争。不过由于当时的托派不见容于国人,他们的争论只是在书信中传递,并没有公开。倒是陈独秀公开发表在《大公报》上的《战后世界大势之轮廓》一文由于散布悲观论调,并攻击苏联的内外政策。因而该文一发表就引起轩然大波。国民党政府认为其不利于“对苏外交”,指令中国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注意检扣,因而陈的续篇《再论世界大势》也被禁止刊登。同时,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也发表署名李心清的文章,指出陈文的“主旨是在否认苏联社会主义,否认中国三民主义,否认全世界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否认反法西斯阵线的存在和力量,否认战后世界的任何光明前途。”不过此文刊登后,陈独秀还没有看到就因病情恶化而溘然长逝了。关于他的争论就永远地留给了后人,他自己终于可以不再与闻政治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