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行事低调“说话和气,没有‘官老爷’架子” 的市长
莆田市长张国胜坠楼的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莆田当地引起了巨大震动。很多人想不通,一个好端端的市长,怎么会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而今,来自民间的漫天猜测依然未能消歇,可是人们每当说起张国胜的死,都不免在惋惜中流露着深深的遗憾。
“我弟弟陈国新患残疾多年,家里一直很穷困,前两年他去世了,留下两位老人和一对儿女,多亏了政府照顾,有一年张市长还到 家里去探望了,给了钱和慰问品……”今年50岁出头的摩的司机陈国华告诉记者,多年来,因为有政府的补助,弟弟一家的生活才算过得下去。
他说,那次张市长带人去家里慰问,他正好在家,尽管谈话时间很短,但平易近人、和善可亲的张市长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有‘官老爷’的架子,说话也很和气。”他想不通,为什么张市长会选择自杀。
热心公益事业去年献血20次每次400毫升
据了解,张国胜平时行事低调,极少张扬之举,而对于公益事业,则不仅热心,而且身体力行。
去年,甲流暴发,市内急需“甲流血”,而市长张国胜符合献血条件,于是尽管工作排得满满的,他还是抽空去了莆田市中心血站献血,到2009年12月,他一共献血20次,每次400毫升,他的行为对唤起更多当地人参与到抵抗甲流的行动中起了巨大的感召作用。
2006年11月,莆田市正式启动旧体育场片区改造项目。时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张国胜要求项目主要组织人员深入被拆迁户、
被拆迁单位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拆迁安置补偿实施方案,原原本本地向群众宣讲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实施细则等有关政策,取得理解和支持,还要求凡是政策规定拆迁户应有的利益,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还要求纪检监察部门介入管理,真正做到取信于民。该项目创造了莆田市当地有史以来拆迁的零上访纪录。
对于张国胜,有当地人甚至称,以前陈少勇(已涉腐被抓)主政莆田时,留下了不少烂摊子,是张国胜来到莆田后,才渐渐给莆田的经济、民生注入了新的活力。
没有任何预兆出事前一天还在忙于调研
知情人透露,在张国胜任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期间,就养成了常下基层的作风。任局长后,更是哪里出现问题就往哪里去。2005年台风肆虐时,张国胜带人跑到受灾严重的闽侯南屿等地了解受灾情况,指导灾后重建。到莆田后,他下基层的时间更多。
初到莆田,张国胜任代市长。
2007年4月,张正式当选市长后曾公开表示“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当一名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好市长、好公仆”。在他主政下,海西重镇莆田几年间发展迅猛。说起张国胜在莆田的工作,当地民众是肯定的。
然而,张国胜却突然坠楼了。据市政府工作人员称,行事稳重、作风低调的张国胜从未有过让人觉得很出格的举动,直至惨剧发生的前一天,张国胜还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去该市秀屿区调研了土海宜居小区的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