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炽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6803
本馆由[ 王庆红 ]创建于2010年04月04日

黄光正:缅怀王义炽同志,学习王义炽同志

发布时间:2012-01-26 10:18:38      发布人: 王庆红

  光阴似箭,不觉王义炽同志逝世已有四年多了。义炽同志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音容笑貌和光辉形象永留人间。他一生对人民教育事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身处逆境时,仍始终义无反顾地对党对人民作出无私奉献,他的伟大业绩将长留世间,值得人们学习和怀念。

  我认识义炽同志是在1961年秋。我被任命为汕头地委文教部副部长,主管教育工作同他共事。

  在文革前五年多的工作交往中,在我记忆里,义炽同志很注重深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讲求实效;他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和对工作认真责任的态度令人起敬。由于工作深人细致,每当召开汕头市各种形式的教育会议,如座谈会或全地区性的大会,甚至是全省的教育工作会议上,义炽同志的发言都很有份量,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极具教育专家的风度。

  在我印象里,义炽同志为人谦虚,厚道和蔼,宽怀坦荡,对事对人都善于设身处地。记得刚调汕头工作不久,我主持召开全地区教育工作会议(当时潮汕和兴梅仍属同一专区)。在筹备会议前夕,义炽同志就主动考虑如何搜集、归纳有关市县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意见,上门向我汇报,提供了许多情况,使我到任伊始就能先了解到一些汕头市教育工作的主要情况。这是义炽同志给我留下最初的、很值得我学习的好印象。

  记得1964年,我与义炽同志及各县的文教部长、教育局长到广州参加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后组织代表们乘船到肇庆市参观。当天夜宿船舱内,大多数人都围坐在前舱谈笑和观赏江流夜景,义炽同志却独自一人在后舱整理会议材料,为回汕后传达作准备。直到夜深,舱灯熄灭了,仍未见义炽同志出来,不久里面便传来越来越大的呼噜声,且与别人的呼噜声一起组成“三重奏”。有几个好逗笑的同志便走到后舱窥看并将舱门关上,从外面插上门闩,关门声惊醒了义炽同志,但门被闩一时出不来。后来有位同志打开了门,义炽同志走到前舱,他非但没有因大家的逗弄感到不悦,反而面带笑容向大家表示歉意,这反倒使刚才逗弄过他的同志觉得惭愧,大家被义炽同志的敬业精神和豁达心胸所感动。

  义炽同志于1986年离休后,年老多病,却仍始终闲不住,为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到处奔忙,多次走访市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常常深人到学校师生中调查了解青少年教育的实际情况,为汕头市老干部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会的组建和发展上下奔波,呕心沥血,直至生命停息,弥留之际仍牵挂着教育事业。

  记得刚开始组建老干部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会时,义炽同志曾几次到我家找我,诚恳地请我担任“关研会”主任,他任副主任,实际工作由他来做,我认为这样不妥,没有同意。我理解义炽同志要我担任主任是因为我曾是上级,是对我的尊重。这件事体现了他一向虚心待人,不为名不为利的高尚品质。

  “关研会”成立后,在义炽同志主持下,大家积极工作,定期召开各类会议,集体研究各项工作。他常常带病主持会议,会后总是要到我家里座谈一会(会议地点就在我住的市干休所里),与我交流对问题的看法。会议经常要到中午12点左右才结束,办公室的同志要安排他吃午饭或叫小车送他回家都被婉言谢绝,每次都自己到外面坐人力三轮车回去。有一次会后他在我家谈了太久,已是午后一点钟了,我们夫妇坚决要留他共进午餐,他就是不依,我老伴看他为工作不顾体弱劳累,额上沁出冷汗还强打精神撑着,很不过意,硬是留住他喝了一杯巧克力奶茶才让他回去。我送他到大门口,目送这位矮墩墩的、挺着腰板但步履已有些蹒跚的老人坐上三轮车离去。多么可敬、可颂的好同志啊!

  党和人民会永远怀念他。

  21002年1月

  (作者系汕头市关工委顾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