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炽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6803
本馆由[ 王庆红 ]创建于2010年04月04日

李伟怀:哲人其萎德厚流光——王义炽

发布时间:2012-01-26 09:54:24      发布人: 王庆红

                                                                          李伟怀

  1997年l0月1日王义炽老局长溘然长逝,噩耗传来,悲痛难抑。在王老局长生命的最后八、九年,我有幸在他领导的市“关研会”与他共事,探讨老干部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些问题。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卓越的睿智才华,以及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作风,使我得到了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教益。

  九十年代初,社会上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有年轻化、团伙化趋势,有的犯罪手段残暴,骇人听闻。对此老局长十分震惊、关切。当时研究会有些人认为我们都是离退休人员,无职无权,爱莫能助,还是让公安、治安、街道等部门去管吧。老局长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我会的宗旨,我们有责任竭尽所能做些拾遗补缺、亡羊补牢的事情。他发动大家分头到街道、派出所、公安局、劳教所、法院访问、调查,了解搜集了许多具体材料,写成调查报告,并据此不顾病弱之身,废寝忘餐、夜以继日写成给市委的“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建议书”,亲自步行登门呈送市领导人。由于建议书内容翔实可信,市委十分重视,立即批示印发全市所有单位,引起全市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回想十年前的这件事,当时我与他接触较多,几乎参与了全过程,老局长那种一心为公,忘我工作的风范仍历历在目,音容宛在,殊深轸念。

  由于中小学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学校到社会重智轻德日益严重。王老局长深感长此下去必然造成德育搞不好,学生品行不端正,体育更难搞好,学生的体质下降,最后是智育必定不能有好结果,将出现高分低能,高分弱体等严重现象,极大地影响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他就这一问题组织会员讨论并深入几所中学调研,摸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我们对1533名学生教师问卷调查和以座谈会形式,就当前中学生的理想、品德、价值观念等了解了很多情况,写成调查报告。王老局长看了后忧心忡忡,如坐针毡。他不顾当时感冒初愈,连夜着手撰写《加强中小学生德育研究》一文。该文于91年发表,对全市中小学加强德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94年后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他立即组织大家学习研究,写文章,建议市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事几十年教育工作的王老局长高瞻远瞩、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使同志们无比敬佩。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如何结合形成合力,是王老局长心中一个化解不开的情结。从研究会成立到他病逝的近十年间,他连续不断、殚精竭虑地探讨这一课题,并撰写了好几篇质量很高、有独到见解的论述。他对“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其涵义、如何加强领导等,提出一系列言之成理、无可置辩的论点;对家庭教育的负效应,他运用了大量的实例,说明了当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六大问题、谆谆告诫、语重心长,令人信服。王老局长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以及颁布的有关文件,都及时认真学习。1994年中央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他就根据学习体会写出了《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一文,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简明扼要而又人情人理地阐明了发展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育人机制的道理,使人深有启迪,收到了极大的宣传教育效果。王老局长这种忠诚党的政策、勤于治学的作风,成了“关研会”会员学习的榜样。

  王老局对“三结合”的追求,一往情深、坚持不懈、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倾注了他十多年的心血,为此而付出的辛劳已大大超过了身体状况的负荷,加速了他心脑功能的衰退。这正是他为关心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知难而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道德风范。

  年高德劭的王老局走了,然而他的美德,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2001年11月30日

  (作者系汕头市关工委、《为了下一代》编委、高级教师)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