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2191
本馆由[ 老兵 ]创建于2010年01月06日

长山列岛战役

发布时间:2011-04-23 22:23:44      发布人: 老兵

长山列岛战役

解放战争 2008-12-30 05:07:24 阅读44 评论0   字号: 订阅

长山列岛位于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中,地处海上交通要道,系华北咽喉,京律屏障,胶辽联结枢纽,历来是海疆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由南北长山岛、砣矶岛、大小黑山岛、南北隍城岛、庙岛等10个有居民的大岛和22个无居民的小岛组成,散布在东西31公里、南北56公里的海面上,呈东北西南向纵列于渤海海峡,岛陆面积52.7平方公里。北长山岛东北为大小竹山岛,西为大小黑山岛,两岛距长山岛各约10公里。南长山岛以西6公里为庙岛。以南长山岛为最大,南与蓬莱县城相距10公里,北与北长山岛落潮时可涉水相通。列岛多为山地,四周多暗礁、暗沙与陡崖峭壁。
长山列岛于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为山东军区解放,在中共长山岛工委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政权,进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3月,国民党军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10月,国民党第8军进占解放军主动撤离的长山列岛,后由海军接防,增设“长山岛巡防处”。1949年6月,随着青(岛)即(墨)战役的胜利结束,山东大陆全部解放,长山列岛成为国民党军在北方的唯一基地,驻军为海军陆战第2团3营,警卫第6营及巡防处、设治局、补给站、警察所、造船所、国防部电报局一个分队及地方武装等1600余人,有运输舰两艘、炮艇八艘及雷达探测器等设备。守军集中主要兵力扼守地形险要之南长山岛,其他岛屿作为侧翼卫星阵地,以还乡团队分散守备。其海军除以少数炮艇巡视列岛周围外,以主力舰艇集结于列岛中央,伺机机动作战。岛上守军则控制制高点,组成海岸阵地,但岛上多坚石,不易构筑坚固工事,主要依靠海军于半渡阻击解放军来支撑防御信心。
国民党军凭借海上优势,以长山列岛为依托,控制渤海湾,不仅时常窜扰沿海地区,破坏渔业生产,而且严重威胁着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之间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其海、空军也在岛上的特务电台的情报支持下袭扰各大港口和京津要地。为摧毁这个国民党军在北方的最后基地,刚刚结束青即战役不久的山东军区决心乘胜发起长山列岛战役。
6月22日,山东军区以张云逸、康生、许世友、袁也烈的名义,致电华东军区和中央军委:“为便于海上交通、夺取蒋匪北方仅有之海军据点,以巩固国防,建设海防起见,我们拟派队攻取长山岛,”并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请军区指示:一是以胶东军区警备第4、第5旅实施夜间偷袭,一是以24军派1个师并炮团,在警备第五旅配合下先行偷袭,如偷袭不成,即以主力强攻。27日,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副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副主任张凯复电山东军区并报中央军委:夺取长山列岛之战,由第24军派一个师,协同胶东军区两个警备旅攻取较为稳妥,并应详细侦察岛屿地形、敌情及航渡水情,特别要加强船只的准备和部队的强渡训练;在作战指导上,“一切应作强渡的组织准备;而在战术手段上则应尽量争取偷袭成功,不成功时则继之迅速勇猛的强攻。”为加强炮火支援,华东军区调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两个营北上参战。30日,周恩来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复电华东军区并告山东军区首长,表示同意华东军区首长关于夺取长山岛的作战意见,还指出:“最主要的是详查敌情地形,认真准备强渡强攻的战术和技术,但不放弃对偷渡的争取。”
根据中央军委及华东军区的指示,山东军区由第一副司令员许世友、参谋处处长刘云鹏、政治部秘书长孙晓风、胶东军区副参谋长裴宗澄和北海军分区副政委张加洛组成了前方指挥部,由许世友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24军72师、24军炮兵团山炮营、胶东军区警备第4、第5旅、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和北海军分区地方部队,对长山列岛之敌实施渡海进攻作战。

二、
战役主攻部队72师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苏中军区独立旅,解放战争初期整编为华中野战军6师18旅,1947年1月改称华东野战军6纵18师,1949年2月改称第三野战军第24军第72师。解放战争中驰骋华东大地,先后参加了苏中战役、涟水保卫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战火中锤炼成为一支敢打敢拼、能攻善守的劲旅。
渡江战役后,72师奉命于5月5日由广德北上南京西郊上新河地区担任南京卫戍任务。6月1日在军的编成内挥师北上,准备配合友邻解放青岛。6月5日,车运至徐州时,青岛守军已经乘船南逃,青岛获得解放。为此,华东野战军首长命令24军驻防徐州,并以72师进驻新浦、海州、连云港地区,担任连云港南北的海防任务。7月4日,24军根据军区命令电示72师:着令你师接电后,即开往山东胶东地区消灭长山列岛之敌。72师受命后加强军炮兵团山炮营,在师长康林政委张闯初的率领下,自7月7日至12日,由连云港先后登车北运,到达潍坊后改为徒步行进,沿着烟潍公路开始了长途行军。胶东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对主力部队的到来显得格外亲切。公路两旁村庄到处都挤满了欢迎的男女老少。村庄的墙壁上,大树上,也贴上了“热烈欢迎主力部队”、“坚决支援主力部队解放长山岛”的大字标语。部队每到一个宿营地,当地群众都是昼夜奔忙,争抢着为部队腾房让炕,烧水做饭,洗补衣服,照顾病号。胶东父老的深情厚谊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指战员。官兵们个个情绪激昂、精神抖擞、军容严整、显得格外威武雄壮。
7月中旬,参战部队陆续进驻蓬莱。前方指挥部驻县城西南的司家庄,72师并山炮营驻刘家旺,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驻塌地桥,胶东军区警4旅驻栾家口,胶东军区警5旅驻解宋营、大蔡家,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战前准备。
早在7月5日,胶东军区和北海军分区就首先开始了敌情侦察。前方指挥部于7月12日到达前线后,在许世友指挥下,全面开始了侦察工作。通过派兵潜入实地侦察,长山岛特区工委发动渔民群众提供情报,动员反正的国民党官兵提供情况等措施,掌握了守军兵力部署、武器装备、防御体系及长山岛的地理情况。据此绘制了敌军工事及长山列岛滩情图。前方指挥部于7月16日、19日先后发布《长山岛敌情通报》、《长山岛蒋军政治情况》通报。   
7月19日,山东军区下达政治动员令,要求参战部队充分认识此次战役的重大意义和必胜的条件,克服困难。只要全体指战员和后勤部门听从指挥、坚定信心,英勇顽强,就一定能够完成作战任务。动员令最后号召“同志们!动员起来!发挥你们革命英雄主义!为山东全部解放的胜利而战斗!”
各部积极响应军区的号召,自上而下深入进行战前动员,进一步加强“永远是战斗队”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教育,使部队更加明确了目前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提高了对战役意义的认识;组织军民共同忆苦,联系人民群众对部队的热烈欢迎和殷切期待的情景,提高全体指战员的阶级觉悟,激发了求战热情;正视渡海作战的困难,消除轻敌麻痹思想;认真研究渡海登陆、对付敌舰的办法,反复演练泅渡、驾船、海上射击,克服怕风浪、怕翻船、怕敌舰的顾虑。地方上开展了热烈、广泛的拥军活动。从而迅速形成了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人人请战的局面。
实施渡海攻岛战役,这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首先是渡海工具这一关键问题,不仅没有海军舰艇支援,而且改装机帆船的时间、设备都不具备,只能把立足点放在木帆船上。其次,部队没有渡海作战经验,大部分干部战士都来自于内陆地区,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海。面对这么大的困难,陆军能不能变成“海军”?地上的猛虎能不能化作水上的蛟龙?
严峻的考验摆在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面前。
时值七月盛夏,干部战士顶着当空烈日,不怕炎热酷暑,积极开展水上练兵运动,请来当地渔民作教练,天天泡在海里熟悉水性,反复演练上船、下船、撑帆、划船、登陆作战的动作。山炮营反复练习山炮的拆卸、装船和登陆、组装,以便登陆后能尽快占领射击阵地,迅速支援步兵作战。在解决晕船问题上,总结出了五多五少:即白天、风大、海边、吃饱饭、心情不好晕船的多,夜里、风小.海里、吃半饱、心情舒畅晕船的少;并采取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师、旅、团各级干部则反复研究了船队的队形编排和对付敌舰的措施,最后决定采取大船在前小船在后的队形,有风时大船拖小船,无风时小船用人力划,后卫变前锋;以连为单位乘船,便于指挥协同;开进时成四路纵队齐头并发,形成强大的攻击正面以突破敌军防线。为了对付敌舰,各连队准备两只装满炸药的小木船,利用暗夜驶入敌舰的航道,使其不敢靠近主力船队,在万不得已时,对其实施抵进攻击。在联络信号上,以手电筒和红布用于前船对后船的联络;将倒上汽油的棉花装入竹筒做成火把,作为第一船到达对岸的信号。
7月20日,炮兵部队向南长山岛敌军阵地进行了一次试炮轰击。许世友总指挥和指挥部的成员于下午2时来到前沿指挥所黑风台,装好报话机,接通了与各炮兵指挥所的电话,并统一对了表。下午3时,一声令下,东自抹直口,西至西庄,沿岸布置的所有大炮,一齐怒吼,震天动地。顿时,长山岛南端,硝烟弥漫。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打得守军晕头转向,慌乱不堪。岛上和舰艇上十几部报话机的惊呼在解放军的报话机里听得请清楚楚。这次试炮的良好效果证明,解放军的炮兵火力完全能够控制长山岛南端及其周围海域,对敌军起了很大的威慑作用,同时极大地鼓舞了参战部队,取胜的信心更足了。
为了保障战役胜利,山东省政府组成了支前办事处。胶东行署副主任刘仲益、北海专署专员陈耀亭任正副主任,下设战勤船务、粮秣、财政、秘书等科,具体负责解放长山列岛战役的船只、民工、粮袜、器材等各项支援工作,并在刘家旺、栾家口、蓬莱城设立转运站和供应站。支前办事处先后由烟台、蓬莱、黄县、龙口等沿海地区,筹调汽船53艘,木帆船400余只,船工1600余人,筹备了足够的粮秣、器材。并由蓬莱选调近百名对长山岛地形熟悉,有战斗经验的党员干部和民兵,为参战部队当向导。地方上的全力支援,满足了部队需要,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7月25日,许世友和前指率领参战部队营以上干部,来到与南长山岛一水之隔的蓬莱阁勘察地形,现地明确任务,组织协同。拟定了“夜间接敌,实行强攻以炮火掩护,逐岛攻击,稳步推进,逐岛占领”的作战方针,具体部署如下:
第一步为:以南长山岛为主攻目标,同时占领大、小黑山岛、庙岛、北长山岛、大、小竹山岛。以72师两个团主攻南长山岛,后占领北长山岛。警4旅两个营助攻,占领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和庙岛。警5旅两个连占领大、小竹山岛,任右侧警戒,并以此为依托,保障72师攻击部队右侧安全,以便对南长山岛实行宽正面攻击登陆。
榴炮团两个营集中使用,配于蓬莱阁左右,东起抹直口西至西庄一带。警4旅榴炮8门,配于黑峰台左右,警5旅榴炮3门,配于刘家旺风台山,72师山炮12门,拨附警四旅4门,余8门自带。炮兵的任务是:榴炮团负责摧毁前沿阵地及纵深火力点,对长山岛南端实行面的压制,使攻击部队顺利登陆;警四旅榴炮及附属山炮封锁珍珠门、庙岛湾,负责截断该处敌舰逃路并予以击沉;警四、五旅所属火炮负责击退敌舰逆袭,保证正面攻击部队顺利前进。
72师配备大、小帆船250只,汽船30只。汽船装有战防炮1门,机关炮1门,高射机枪3挺,及该师自带山炮、重机枪。警四旅配备扫雷艇1艘,汽船2只,帆船70只。警五旅配汽船7只,帆船10只,汽船上装有战防炮1门,高射机枪3挺。各攻击部队均按突击队、火力队、指挥船、抢救队、第三梯队、运输队等进行组织。
第二步为:仍采取逐岛攻击战术,占领北部5个岛屿。
战斗拟于7月29日晚发起,如风向不顺,延至30日晚。
当天,许世友将作战方案电告山东军区并报华东军区、中央军委。粟裕、钟期光回电批准了战役计划和部署,指示部队做好充分准备,“以求一举奏效”。如果受到台风水势影响,具体攻击时间,由许世友视情况临机决断。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战前准备工作全部就绪,战役即将按预定计划于31日晚发起之际,一场特大风暴袭击了渤海海峡。从26日到29日,12级台风和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潮水暴涨,恶浪汹涌。支前船只严重受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沙滩上到处是破船碎板,渔民叫苦连天。风暴过后统计,编入支前的366只木帆船,完全损坏和失踪的259只,损坏较轻的30余只。停泊在刘家旺的53艘汽船,除8艘在风前开到烟台港避风免遭损失外,余者大部损坏。从烟台解放过来,准备用于火力支援的唯一一艘扫雷艇也被刮到沙滩上,仓内灌满了泥沙,无法使用。有30多名干部战士和船工牺牲,30多名负伤。
面对困难局面,部分干部战士和渔民产生了消极情绪,说几百条船都打坏了,这个仗是没法打啦。但身经百战,素以骁勇著称的许世友没有丝毫犹豫,政治部秘书长孙晓风事后回忆道:“许司令突然脸色变紫,霍地站起来,很严肃地用手有力敲打桌子,对着我们几个大声吼起来了:‘打呀!打呀!坚决地打!’“船打坏了算什么,打坏了再修!”“决心不变, 不能动摇!”“十天之内给我把船修好!”“按原计划不变,到时就要发起进攻!”我从未见到许司令发如此大的火,把我们几个人吓了一跳。他在关键时刻,困难面前,坚定刚强,决心果断,顽强斗争,毫不动摇给我们这班人都吃了定心丸。”会上作出两项决定:部队协助政府抢险救灾,帮助群众重建家园,修盖房子,恢复生活和生产;支前办事处妥善处理善后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在抢修船只的同时重新调集船只。经过5天5夜的抢修,可修的船只全部修好了。又从烟台、黄县、龙口等港口重新调集了250余只木帆船做了补充,各部队很快地将这支拥有1600多名船工和441艘船只的支前队伍,分别编入了战斗行列,抓紧时间进行编队演练。

四、
渡海登陆作战,受海洋气象天候的影响大。对于装备落后的解放军来说,自然条件有时候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摸清8月份的风向和海水流向,正确选择船队渡海时机,许世友率领机关参谋人员广泛收集相关水文资料,请教老渔民、老船工,了解蓬莱沿海的风向、潮汐和海水流向。因为长山列岛在蓬莱北面,渡海作战时,最好是刮南风或者东南风。当许世友了解到8月份多为西风,中旬有时刮东南风,风力3-4级时,果断决定8月11日晚为攻击发起时间。
8月9日18时,前方指挥部下达作战命令,命令各部于“11日20时开始向该岛残匪攻击,坚决夺取全部长山列岛而歼灭之。”10日,“前指”召开紧急会议,进行作战具体部署:以警4旅加强山炮一个连攻歼大、小黑山岛之敌;警5旅攻歼大、小竹山岛之敌;72师加强山炮三个连,在榴炮13团支援下主攻南、北长山岛之敌。72师决心展开两个团,先集中力量攻取南长山岛,尔后继歼北长山岛之敌。以214团配属山炮两个连主攻南长山岛西南岸,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展开两个营,在山前村及其以南登陆。登陆后,1营向峰山、北山、荻构猛插,并迂回攻歼鹊嘴守敌;2营攻歼寺后守敌,并协同攻击鹊嘴;3营为团第二梯队。215团配属山炮一个连,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两个营分别在岛之南端老头礁及岛之中部东侧半壁山地区登陆,登陆后,1营迅速攻占东王山后猛插黄山,割裂敌阵;2营向高山、五沟、连城猛插,攻取敌团部.切断南北岛两敌之联系;3营为第二梯队,准备负责攻歼北长山岛之敌。216团为师第二梯队,集结于蓬莱城东之安香地区,待命参战。师炮兵营加强重机枪两挺、火箭筒两具,乘船组成海上火力队,担任护航,并支援登陆作战。

8月11日下午,蓬莱阁海滩上人头蠢动、锣鼓喧天、红旗飘扬、桅杆林立。数百条船只排列整齐,蓄势待发。数千名群众云集滩头,欢送子弟兵跨海出征。17时,部队开始登船。为了不让战士们弄湿衣裤,青年们涉水下海,硬是把战士们一个个背送上船,把船只推到深水处。指战员们站立船头庄严宣誓:不攻下长山列岛,誓不回还!
19时15分左右,72师214团、215团,附军炮团三个连,警4旅11团1、2营,附山炮、迫击炮各一个连,警备五旅14团3营,分别于蓬莱县的刘家旺、栾家口和解宋营三海口登船起渡,向南长山岛、大小黑山岛和大小竹山岛进发。随后,师直炮营“火力队”启航,往返于攻击船队左侧,防范敌舰。
在南长山岛左侧的三艘敌舰发现警4旅船队后,迅速向西增援。警4旅船队见敌舰冲来,迎头而上。警4旅提前打响,目的就是引诱敌舰西向,减少敌舰对72师主攻部队的压力。警4旅的船队见敌人上当,以左右两个梯队迅速展开三角队形,迎面冲向敌舰。左梯队的11团5连的五条木船,面对的是最大的运输舰美虹号,炮弹不断在木船附近爆炸,激起冲天水柱。战士们沉着机智,当靠近敌舰二百米时,突然一齐开火,并机动的与其周旋靠拢,大胆近战。美虹号见势不妙,调头回窜,其它两舰也急忙逃跑。攻岛部队顺利登陆,迅速发展。12日晨2时许,大、小黑山岛战斗相继打响。左梯队登陆后,5连迅速占领383高地,6连即向南庄船旺发展,6时半结束战斗。右梯队登陆后,3连1排直接插向小黑山北山,以掩护山炮连占领阵地,迅速向敌舰开火。双方激战到拂晓,敌舰中弹逃遁。其余两个排警戒海岸,进村搜索,4时结束战斗。
主攻部队72师的船队出发时正值4级东南风,顺风顺流,行进迅速。22时30分,当船队驶出10里左右时,风渐渐停了,船速大减。船上老水手又告之带队的214团副团长袁捷,东南风一停,就会刮西北风,海水会出现倒流。面对逆境,袁捷和参谋长计文坛简单商议后,决定1、2营先头大船落帆,小船变后卫为先锋;两侧火力队加强巡逻,密切监视敌人的军舰。随后,袁捷向上级作了汇报。许世友总指挥、康林师长得知这一意外情况后,指示部队原决心不变,做好白昼强攻登陆的准备,发现敌机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好队型和通信联络。果然不出老水手所料,半个小时后又起了西北风,船队逆水行进,情况万分危急。小木船上,战土们全都拿起了小锹、木板,和船工们一起奋力划船,渐渐跑到了前边,大船载人多,尽管船工们摇橹累得大汗淋漓,还是走不动。船队时速不过二、三里,船与船之间距离渐渐拉大。指挥船上的船老大仔细观察了星象后,告诉心急如焚的袁副团长,一两个小时后会再起东南风,海水西流,到时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可登陆。船老大的判断顿时让几位团领导如释重负,袁捷迅速用报话机向师指挥所作了报告。12日1时20分,回潮起风,船队顺风加速驶进。
先头船2时30分在南长山岛即将接岸时,发出要求炮火支援的3颗红色信号弹,置于蓬莱沿海东起黑峰台西至风台山一线的榴炮群迅即向敌前沿阵地实施轰击,雨点般的炮弹划破夜空倾泻下来,将敌滩头工事大部摧毁。南长山岛从东到西硝烟弥漫,一片火海。师长康林即时命令各团二梯队起航快速跟进。3时许,214团、215团一梯队在炮火掩护下,分别于预定地点登陆。霎时间,弹雨纷飞,炮声震耳,船前船后掀起了巨大的水柱。前边的船被击沉了,后边的冲过来救出落水的战友,又继续前进;有的船只被打得漏了水,指战员们就一边堵水,一边前进。冲在最前边214团2营6连2班,冒着敌人的枪弹,沉着镇静,同心协力划船。在距岸边30多米处,班长张学东率领大家纵身跳入海中,涉水前进,向滩头冲击。战士们两脚一踏地,又成了下山的猛虎。战士李文汉登上海岸,炸毁了敌碉堡。全班迅速冲上去,抢占了滩头阵地,点燃了标志着成功登陆的四个大火把。2班一路打到鹊嘴,歼敌数十名,全班无一伤亡。战后获得“渡海第一船”和“战斗模范班”称号。班长张学东被评为华东—级战斗英雄。数艘敌舰由庙岛向南长山岛增援,企图阻截解放军后续船队靠岸,被陆上炮群和小黑山岛山炮连击退。其中泰山号运输舰多处受伤,被迫投降。3时20分,214团、215团四个营相继突破滩头阵地歼敌一部后,即按计划向敌纵深猛插。
214团2营在副团长袁捷率领下迅速攻占了山前村,迫使残敌退至峰山。鉴于敌人兵力分散,副防御工事不强.该营采取分割突击战术,以少数兵力监视。主力绕过峰山问北直扑寺后敌营部,4时35分展开激战,歼敌大部,5时10分占领寺后。残敌在炮火掩护下向鹊嘴溃逃,2营乘胜追击,直取鹊嘴西山,占领了敌海军“巡防处”。此时,峰山之敌已被登岛第二梯队全歼。团参谋长计文坛率1营占领叶家滩之后,遇到敌人正面顽抗。部队沿峭壁运动,从侧面突破敌人防御,占领了大抹沟,继而沿黄山一线,向北山、荻沟攻击前进,5时占领了荻沟,对鹊嘴形成了合围之势。接着,1营与2营轮流掩护,交替突击,会攻鹊嘴之敌陆战2团第3营,把敌人挤到海边,击溃3次反扑,全歼残敌。7时15分结束了南部战斗。
215团1、2营分别于老头礁东南、孙家滩登陆,1营抢占赵王村、黄山后,以一部兵力直取孙家,从西面与2营合击守敌,主力继续向纵深发展进攻。正当部队向孙家勇猛发展进攻时,遭到敌人设在半山坡上暗堡里的重机枪扫射,攻击受阻。一名战士见此情景,立即猫腰前进,从山下沟里迂回到离暗堡附近,敏捷地投进了一组手榴弹。顿时暗堡里冒出一股黑烟,重机枪被打哑了。战士们趁势冲上前去,一边大声地喊着:“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暗堡里大约一个排的守军无可奈何地打出了白旗缴械投降。拔除暗堡之后,2营迅速沿海岸向王沟村方向进攻,全歼守敌一个连。1、2营分左右两路继续向北攻击。1营于南城北山击退敌数次反扑,攻占了黑石南城;2营攻占敌陆战2团团部所在地连城,占领峰台山,完全切断了南、北长山岛之间的联系,将泅渡北逃的大部残敌击毙于海中。9时许,214团、215团在岛北端会师,南长山岛战斗胜利结束。
14时,215团7连乘胜渡海占领了北长山岛,肃清该岛残敌百余人。与此同时,警五旅占领了大小竹山岛,警四旅占领了庙岛,敌残部逃往砣矶岛,因受北风所阻,部队暂停进攻。19日砣矶岛之敌弃岛南逃,20日解放军进驻北部五岛,至此长山列岛全境解放。

长山列岛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山东全境的解放,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北部沿海的封锁,打通了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的海上运输通道。这不仅对繁荣经济、发展外贸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保卫海防、巩固国防有着重要价值,更充分证明了解放军不仅能在陆上歼灭优势的敌人,而且能进行更复杂更困难的海上作战。此役,共毙敌营长以下200余名,俘敌营长以下1305名,缴获各种炮15门,轻重机枪72挺,长短枪1095支,炮弹6728发,枪弹28万余发,各种舰船10只,粮食38万斤。解放军伤亡224人。
此次战役的胜利,首先是因为前方指挥部正确指挥,周密部署和发扬了军事民主。其次是参战部队的积极配合,先攻占卫星岛屿,迷惑敌人吸引敌舰,减少了对主力的阻挠与威胁。加之山东人民的全力支援,筹集大量船只,动员数千名船工直接参加作战,鼓舞了部队。在战术思想上,树立了坚强的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积极歼敌思想,并在渡江作战的基础上学习了渡海作战的战术技术,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赢得了胜利。
攻占长山列岛之战,是人民解放军首次渡海登陆作战,是在没有海军和缺乏渡海作战经验的条件下,采取主力兵团、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体制,运用步炮协同、帆船夜袭的战法,首创了“陆军打海军,帆船打军舰”的成功战例。这一仗,为此后我军用木船渡海,举行更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树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意义深远。1949年9月4日,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部特地转发山东军区《长山列岛海上作战经验》,供沿海部队海上作战参考。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