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安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20520119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1年02月10日

    马立安,马鹤凌之父,中华民国第12任总统马英九之祖父,于清朝同治年间(1868年2月12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马家堰白石乡寺门前,民国十六年(1927年)卒于衡阳衡山县罗家大屋,享年60岁。遗体安葬于湘潭县茶恩寺双阳坪村的一片农田之中。马立安生前乐善好施,为本村做了不少好事。

在马氏后人的记忆中,马立安是一位为人宽厚、中国传统文化渗入其骨髓的乡绅。

  据当地老人回忆,马家发展到马立安这一代,家业已非常大。马立安擅长做生意,开有铸铁锅厂、屠宰厂、米厂等。马家的店铺也很多,大多临江建在码头旁,交通十分便利,生意非常红火,“光账房先生就请了3个呢!”此外,马家还有300多亩水田,雇了40多名长工,管家也有好几个。

  当年,在马家堰一带,马立安家无疑是名门望族。但积累下大量财富的马立安并没有忘记乡亲们。马立安为村子里的乡亲父老捐钱修建了湘江西岸那座古老的码头、罗家坝龙山桥、陈江口义渡、育婴堂等(出资人之一)。

  为了勉励后世,马立安还留下了“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的遗训。他通过这14个字,告诫子孙后代要重视教育、崇尚行善。后来,这14个字就成了马家的祖训。据说,马英九在台北的办公室里,就挂着这副对联,寓意“时刻不忘祖训”。

  过去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南北二兵几万千,人人醉倒寺门前。湖南团总谁第一,天下闻名马立安。”这是对马立安另一善举的传颂。从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马立安曾主持团练(旧时地方乡绅为对抗盗匪、保护乡土而自行组织的武装)10余年,还经常拿出自家银两,犒劳路经附近地区的军队。这一善举为湘潭、衡阳两地的人士所推崇,他因此被尊为“湘中第一团总”。

  在码头南边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一片荒草地。拨开乱草,一段低矮的残墙赫然出现。这就是马家老宅的院墙。在茂盛的草丛中,散落着不少瓦砾,还能看到一些砖石深陷在土里。从墙基分布的范围看,此处当年是一座很大的院落。大约100年前,马立安行善的足迹,就是从这里向四周散布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