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抗日名将阚维雍之女阚培荪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33436143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3年02月03日

1月31日下午3时30分,在南宁市殡仪馆告别厅二号小厅里,正在举行一场简单而庄重的告别会。告别厅的正中央,挂着一幅黑白相片,相片中的女子一头往后盘起的卷发,脸庞清秀。“沉痛悼念阚培荪同志”的挽联横批告诉我们,告别的是广西抗日名将阚维雍之女——离世的84岁老人阚培荪。

  记者此前并未接触过阚培荪,在告别会上通过几位志愿者的回忆,串起了阚培荪生前的片段。和阚培荪认识了3年多的邱老先生说,阚培荪对她父亲很崇敬,她有一颗爱国心,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能将抗战的历史整理出书,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生活。

  【她的父亲】

  战日寇 断头不作降将军

  阚培荪的父亲是抗日名将阚维雍,他是广西唯一一个在抗日战争中自戕殉国、战死沙场的将军。

  阚维雍1900年出生在柳州。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年仅19岁的他弃医从戎,此后屡立军功,1942年升任国民党陆军一三一师少将师长。1944年11月9日晚,担任桂林防务的阚维雍将军,被日寇重兵围困,在部队大部伤亡,主帅决意弃城逃跑的情况下,自戕殉国,年仅44岁。战前,他留下绝命诗一首:“千万头颅共一心,岂忍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作降将军!” 
爱国心 勿忘历史珍惜生活

  “她的爱国情怀让我感动。她常说父亲死得很有价值,为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邱老先生在回忆起阚培荪时如是说。

  3年前,邱老先生认识了阚培荪。年纪尚高的阚培荪因儿女远离身边,晚年一个人过。邱老先生与她住得近,时常帮阚培荪买菜、聊聊天。这些年来,让邱老先生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阚培荪坚持整理父辈抗战的资料。“资料很零散,她都用一个袋子装着。”邱老先生说,每次聊起那段历史她都头头是道。

  阚培荪生前曾多次跟邱老先生提及,想要收集完善抗战时期的资料,整理出一本书。在阚培荪的心里,传承和让更多的后人铭记那段历史是她的责任。“她经常说,不要忘记历史,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生活,希望国家安定团结,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邱老先生说,如今阚培荪的心愿变成了遗愿,有些遗憾,他也希望年轻人要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靠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她的乐观】

  活化石 历经磨难笑对生活

  因为阚培荪是空巢老人,不少志愿者长期照顾过她。她的乐观感染了志愿者。

  “阚奶奶是个开朗的人”,义工王冬林说,认识阚奶奶已经有6年了,每次去看望她时,她都很开心地聊起她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王冬林告诉记者,阚培荪经历过战争、重大政治运动的磨难,始终乐观地活着,经常给志愿者们讲些他们感兴趣的历史。“她就是一个活化石”。王冬林说,从阚奶奶身上可以了解到很多从历史书上看不到的历史知识。

  阚培荪的乐观除了表现在喜欢跟后辈聊天,还表现在平时她很喜欢唱歌。邱老先生说,尽管年事已高,阚培荪还是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经常听到她优美的歌声。王冬林对此也深有感慨,“阚奶奶还是个京剧票友”,在几次活动中阚培荪唱的京剧赢得了不少掌声。

  在义工“甘草”的印象里,阚培荪还是一个比较热情的人。志愿者每次去看望阚培荪都得搞“突然袭击”,如果让她提前知道有志愿者来,她都会不顾腿脚的不便,一个人张罗一大堆好吃的等着志愿者们到家里来。“所以每次我们都是‘偷偷’去。”义工“甘草”说。

  深厚的爱国情怀、始终保持乐观,这便是阚培荪留给我们最后的印象,也是留给后人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