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国家元勋民族脊梁-于敏。先生喜欢的《后出师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87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2-01-16 10:39:12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逝世当天,江西上饶男子彭某竟出言辱骂逝者。3月25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彭某应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3月25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彭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权案。上饶中院供图 经审理查明,2019年1月16日,中国“氢弹之父”、改革先锋于敏逝世。当日15时许,江西省鄱阳县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138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0-03-27 16:45:28
-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311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9-01-16 17:21:51
-
据光明日报客户端1月16日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378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9-01-16 17:19:27
-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天津市宁河县(原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人,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过去,于敏这个名字是绝密,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中国第一颗氢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622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9-01-16 17: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