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卓炯:我是个真理探索者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集体照(1962年),前排左起第二人为卓炯。 卓炯率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卓炯 1908年1月24日生于湖南慈利,我国著名经济学家,1961年冬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1987年6月24日,卓炯因呼吸道疾病于广州病逝。 生平 1928年,在湖南常德中学念高中时,因思想进步被怀疑而入狱。19...

卓炯-主要成就

1936年至1938年,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广东民族抗日先锋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四战区主编《新建设》、《阵中文艺》杂志,还写了一些小册子,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1941年回中山大学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与王亚南共同钻研《资本论》。1946年,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党组织通知他转移到香港,后侨居泰国曼谷,任南洋中学校长兼中共支部书记。1948年9月回国,在云南参加地下党组织的人...

武大学生忆李崇淮恩师

见习记者 李佳 一生没带过博士生 武汉大学金融系教授黄宪是李崇淮的学生。他说,李崇淮一生只直接培养了27名硕士。1992年,武大金融专业的博士点还未批下来。因年事已高,李崇淮不得不离休。他也因此没有一个博士生。 治学不怕孤军奋战 黄宪还向记者谈起老师的治学原则:不唯名人是从,不唯多数是从,不唯老师是从。 1982年,李崇淮提出黄金非货币的观点,遭到当时学术界的普遍反对,让李崇...

清华六级校友、著名经济学家李崇淮逝世

清华大学六级老学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武汉大学知名教授李崇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5月19日上午9时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 李崇淮先生逝世后,温家宝、李克强、吴官正、刘延东、陈昌智、杜青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各种方式表达慰问和哀悼。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湖...

李崇淮:“两通起飞”的首倡者

2008年5月19日上午9时许,率先提出武汉两通起飞战略构想的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李崇淮,安详地坐在沙发上离去,享年92岁。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原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送来花圈,表示慰问。 梦断清华 转学耶鲁 李崇淮,1916年出生于江苏淮阴一个教育世家。其父李荃,字更生,曾于辛亥革命后一度当选江苏省议员,后成为苏北有名的追求革新的爱国教育家。1927年,毛泽...

征雕塑家 让千家驹“入住”北大

2006年06月25日08:2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早报讯(记者谭晓娟)诚征雕塑家,为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塑像昨(24)日,出现在四川在线上的一个帖子,引起了网友关注。帖子的作者鲜琦称,此举是为了纪念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诞辰100周年,并希望将来有机会,能让塑像进入北京大学校园。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帖子的作者鲜琦,他介绍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他在4月初发表...

千家驹——社会的良知

年届80的时候,由于特殊的原因而客居洛杉矶的千家驹,仍如此回忆他的青年时代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时的感受:回想我们青年时代,为了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的实现,九死一生,颠沛流离,但我们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还说,我虽不是党员,周恩来总理是把我当成自己人看待的,因为我追随党一辈子。 与大多数那一辈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千家驹也逃脱不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反右派运动和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的折...

千家驹活动年表

1909年8月生于浙江省武义县。 1926 年17岁时考进北京大学,一边读书,一边参加中共地下活动。 1931年,他是北大学生南下示威宣言的起草人,强烈谴责南京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后来在南京被捕,押回北京。北大非常学生会成立时,他被推举为主席。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他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系讲师,广西大学教授,《中国农村》《经济通讯》主编,香港达德学院教授。 1936年...

千家驹主要作品

著有《中国的内债》《新财政学大纲》《中国货币发展简史》《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广西经济概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等。

永远的楷模--追念恩师蒋学模先生

姚先国 八月十九日深夜,接到伍柏麟教授的电话,告知蒋学模老师已于十八日凌晨仙逝,不禁悲从中来,久久不能平静。这几年蒋老师身体不好,曾因肠道癌动过手术,我一直为老师的健康担心。今年春节想去给他拜年,得知他在医院住院,师母告诉我是因感冒引起肺炎,并婉言劝我不必去探望。后来打过几次电话,也去上海开过几次会,每次都想去看望,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当时以为感冒问题不大,总会好的。没想到而今却阴阳两隔...

“不断改悔”的蒋学模

有一本教材,面世20年来不断修正,至今再版13次,累计发行近2000万册,难以数计的学子攀着它迈入了政治经济学的殿堂。 这本教材,便是蒋学模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 尽管,蒋学模先生已逝世一周年,13版《政治经济学教材》仍在流传,影响着世人。 一 蒋学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一生共撰写、主编及编译各类著作40多部,论文100多篇。 上...

经济学名师蒋学模逝世

中国经济学界永失基度山伯爵 蒋学模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翻译的《基督山伯爵》皆成为经典。 7月18日4时,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蒋学模教授,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0岁。蒋学模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人。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数代大学生必读的教科书。他翻译的《基度山伯爵》,发行持续60多年,吸引了数以千万的中国人。 主编《政治经济...

纪念孙冶方百年诞辰系列研讨活动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又恰逢已故著名经济学家、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孙冶方先生诞辰100周年。日前,纪念孙冶方百年诞辰系列研讨活动陆续举行: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暨孙冶方诞辰百年纪念经济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

个人履历

钟荐勤,男,汉族,1975年12月出生,江西南丰人,1993年12月入伍,1999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曾任云南边防总队政治部文化工作记者站正营职干事,武警少校警衔。2007年5月赴海地参加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工作,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终年35岁。 个人履历   1993.12红河边防支队战士;   1996.09昆明边防...

孙冶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奖项名称: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创办时间:1985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奖项介绍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 为纪念孙冶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

孙冶方-主要著作和文章

1930年代 《农村经济的对象》 《论农村调查中农户分类方法》 《私有、村有、国有?》 《如何维护民族工业》 《论财政资本帝国主义》 1950年代 《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从总产值谈起》 1960年代 《关于等价交换原则和价格政策》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利润指标》 1970...

孙冶方-学术风格和观点

提出社会主义企业的分权模式:扩大再生产权力归国家,简单再生产权力归企业 主张抽象法,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与价格一致,抽象掉了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统计过程,有脱离实际统计数据的倾向 反对长官经济、命令经济,主张技术更精密、计算更精确的计划经济 只承认产品经济,而不承认商品经济 强调价值规律,但仅仅是把价值规律建立在产品经济,而非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 不赞成通过自由市场,通过竞争...

孙冶方-研究领域与经济理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在30年代,孙冶方深入农村、工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驳斥了托派和王明(1904~1974)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谬论,捍卫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40年代,孙冶方针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存在过并还在一部分党员中继续存在着的经验主义倾向,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重视和加强对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积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 ...

陈振汉先生的生平与学术——谨以旧文一篇痛悼陈振汉先生

王曙光 惊闻陈振汉先生逝世的消息,非常悲痛。几年来,我曾多次拜访陈振汉先生和崔书香先生于蓝旗营,亲闻教诲,受益良多。2004年曾撰成长文《回望苍茫岁月》以纪先生生平事业,为迄今先生传记中最详尽者。2004年秋,我曾撰成长联,赠呈陈振汉先生和崔书香先生,现抄录于此,以悼念两位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前辈学人。 衣振白马湖边。遥想弦诵南开,负笈哈佛,伉俪比双翼, 可羡少年英气凌霄汉; 梦断...

陈振汉先生的主要著述

陈振汉先生的主要著述有《社会经济史学论文集》、《工业区位理论》(合著)和《清实录经济史资料:顺治-嘉庆朝 1644-1820》(农业编)(合编)等,1933-1998年发表学术论文48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若干篇。
  共13473页,到第 页